首頁 » 不定時炸彈「腦動脈瘤」,9成無症狀3成猝死,請這樣做降低風險

腦動脈瘤是什麼?怎麼出現的?腦動脈瘤又是什麼?

當血管壁承受過大的血流壓力(高血壓),或血管壁本來就有結構上的缺損(如:結締組織疾病、自體免疫疾病),經過一段時間的累積,以及一連串的生理反應:脂肪堆積、鐵質堆積、白血球聚集、慢性發炎、過度的氧化壓力…等,就會導致動脈血管壁組織發生結構上的改變,形成不正常鼓起,這就是「動脈瘤」(3)。因為需要時間累積,一般腦動脈瘤極少出現在20歲以下的民眾,最好發於30-59歲年齡層(4)。此外,在血管的大角度轉彎處,或是分枝處,則是動脈瘤的好發位置(5)

 

腦動脈瘤有什麼症狀嗎?盛行率多高?

多數的腦動脈瘤沒有症狀,病患大多是在例行性健康檢查時,才意外在腦部影像中發現存在有腦動脈瘤。體積較小的腦動脈瘤,在未破裂前通常沒有症狀,但隨著腦動脈瘤變大,就算沒有破裂也可能會壓迫附近的顱神經壓迫而出現單側眼皮下垂、單側瞳孔放大、視力模糊、複視或其他神經學症狀。若不幸腦動脈瘤破裂,血液瞬間流入「蜘蛛膜下腔」則會造成劇烈頭痛、頸部僵硬、噁心、嘔吐、甚至失去意識、危及性命(6)!「腦動脈瘤破裂」是非常嚴重且致命的急症,引發的「蜘蛛膜下腔出血」則是死亡率最高、預後最差的「出血型腦中風」類型,需要立即送醫接受治療。即使積極救治,仍有高達35%的病患會死亡或呈現植物人狀態(2)。據統計,全世界每一百個成年人中就有三到五人的腦中存在有未破裂的腦動脈瘤(7)(8),其中兩到三成的人還存在不只一顆腦動脈瘤(9)!女性盛行率比男性高(10),若一等親曾有腦中風或腦動脈瘤病史(11)(12),或本身有高血壓、抽菸(13),則罹患腦動脈瘤的風險也較高。已經罹有未破裂腦動脈瘤的病患,若再加上有高血壓、抽菸、酗酒等生活習慣,則會大幅增加腦動脈瘤破裂出血的風險(14)

 

腦動脈瘤該怎麼處理?

未破裂的腦動脈瘤患者,約9成的病患沒有臨床症狀,腦神經外科醫師會依據:腦動脈瘤大小、位置、病患年紀、是否有高血壓、是否曾發生過之蛛網膜下腔出血…等風險因子,進行綜合考量,再建議患者採取定期追蹤或是積極介入的治療方式(15)。但若不幸發生腦動脈瘤破裂出血,卻只採取保守治療,一個月內的死亡率將會高達5成;若選擇的治療方式,無法針對腦動脈瘤達到確實有效的阻斷、避免其再破裂,則半年內仍有3成病患會死於再次破裂出血(16)!治療腦部動脈瘤的方式有兩大類(16)

  1. 血管內腦動脈瘤栓塞術(Endovascular coiling):初始步驟如同腦血管攝影一般,將一根細金屬導線伸入動脈血管向上推進到腦動脈瘤附近,再將數個金屬線圈盤繞放入腦動脈瘤中,填滿其空腔,使進入動脈瘤的血液大量減少、壓力大幅下降,進而形成血栓使腦動脈瘤與正常血管隔離開來,避免破裂出血。
  2. 開顱腦動脈瘤夾閉手術(Surgical clipping):以開顱手術方式,將微小金屬夾放置在腦動脈瘤的根部與正常血管的交界處,用以永久阻斷血液,無法繼續流入腦動脈瘤,有效避免發生破裂出血。

 

腦動脈瘤術後會有後遺症嗎?

即使手術成功,腦動脈瘤患者仍有數種可能的後遺症,主要都是源自於術前腦動脈瘤破裂出血(蜘蛛網膜下腔出血)所造成的影響。包含:出血血塊溶解時引發周邊的血管痙攣(vasospasm),造成腦部血流量不足,導致「遲發性缺血型腦中風(delayed ischemic neurological deficit, DIND)」;出血造成腦脊髓液循環受阻,引發「急性水腦症」腦壓急遽升高,需要緊急手術引流,或經過數週仍無法恢復正常循環,導致「慢性水腦症」,則需要手術置放體內腦脊髓液引流管(17)

 

如何預防動脈瘤?

定期檢測、早期發現

近9成的腦動脈瘤患者並不會有任何症狀,因此建議在定期全身健康檢查中,增加腦部血管影像檢查項目,以及早期發現,檢測確認沒有腦動脈瘤的民眾,應避免「高血壓」與「抽菸」這兩項已知與動脈瘤形成有關的危險因子(13)。若真的確診罹患有腦動脈瘤,則建議與腦神經外科醫師討論後,根據風險因子分析之結果,決定採取定期追蹤或是積極介入的治療措施。

 

日常保健、飲食調整

即使醫師建議僅需定期影像追蹤,暫時不需積極手術處理,民眾仍應「控制血壓、戒菸、避免酗酒」,降低腦動脈瘤破裂之風險(14)。此外,根據一項針對華人族群的臨床研究指出,血清中同半胱胺酸(homocystein)的濃度偏高、葉酸與維生素B12濃度偏低,都會增加病患罹患腦動脈瘤的風險(18)。腦動脈瘤高危險族群建議攝取足量的抗氧化型維生素(維生素C與維生素E)、維生素B群、類黃酮與Omega 3脂肪酸,並限制咖啡因與酒精之攝取量,日常飲食,應以蔬果、全穀、堅果、魚類為主,地中海飲食與得舒飲食(DASH)之內容,恰可符合上述多項條件,且具有抗發炎之功效,也可用來預防腦動脈瘤的形成與破裂(6)魚油具有豐富EPA與DHA等Omega 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能夠減緩氧化壓力與避免血管膠原蛋白破壞,在一個針對 162 位腦動脈瘤破裂出血且接受開顱手術病患的臨床試驗中(The EVAS Study),術後每日口服2700毫克EPA連續30天的病患,比未服用的對照組病患減少了73% 發生腦血管痙攣的風險(19)

 

日常頭痛是很常見的問題,多半是因為疲勞、壓力所導致,但如果是突發性且疼痛程度難以忍受的頭痛,則必須多提高警覺、儘速就醫,腦動脈瘤破裂所造成的致命中風,可能因疏忽而延遲就醫,錯失黃金救援時間。因此,我們必須更謹慎處理日常小病小痛,積極維持良好的生活型態與健康的飲食習慣,妥善排解心理壓力,維持正常作息,並養成日常量測血壓的習慣與定期全身健康檢查,讓自己面對繁重的生活壓力與劇烈的天氣變化時,也能常保腦血管健康。

健康專科 Health Specialty 提供醫生、護理師、營養師等專家對於健康傳遞正確的資訊,對於疾病的症狀、治療、預防、保養一手掌握,若您也喜歡這樣的資訊,歡迎傳遞給更多人知道。

Copyright © 2024 健康專科 Health Specialty All Right Reserved.

探索更多來自 健康專科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