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青光眼?青光眼的六大危险因子
眼球的各个结构除了依赖血管供应养份以及维持代谢之外,也会不断地分泌房水来协助滋养眼球和排出代谢物。眼睛的睫状体会分泌房水,房水经由瞳孔流至前房,再从前房的隅角排出,进入血液循环。正常情况下,房水的分泌和排出维持相当好的平衡,故眼内的压力(眼压)可维持恒定。然而,如果房水排出受阻碍,房水会累积使眼压升高而伤害视神经(3)。
青光眼有六大危险因子,详细如下表(3) :
原因 |
说明 |
高眼压 |
高眼压造成眼球视神经血液循环不良,进而导致视神经萎缩 |
种族 |
非裔人种发生隅角开放性青光眼机率较高;亚裔族群则以闭锁性表现居多 |
年纪 |
青光眼的发生机率随着年纪的上升而增加 |
家族史/基因 |
青光眼多为显性基因遗传 |
中心角膜厚度较薄 |
角膜厚度会影响眼压测量,若角膜厚度较薄,眼压值会被低估,进而延误治疗 |
糖尿病 |
糖尿病会减少视神经的血流供应,导致视神经坏死 |
青光眼有哪些症状呢?
青光眼症状又可区分为四种类型:
隅角闭锁性青光眼(Angle-closure glaucoma)
慢性隅角闭锁性青光眼通常不会有疼痛感或是明显的症状;而急性隅角闭锁性青光眼症状较明显,可能会出现下列症状:
- 视力模糊
- 眼睛剧痛
- 红眼
- 头痛、恶心、呕吐等全身性的症状
隅角开放性青光眼(Open angle glaucoma)
隅角开放性青光眼与慢性隅角闭锁性青光眼相仿,初期几乎没有明显征兆,到了末期患者才会发现视力减退、视野变小及夜间视力障碍,最终会导致失明。故青光眼又被称为是「视力的小偷」。因此青光眼高危险群或视力有异常时,应定期至医疗院所安排检查。
续发型青光眼 (Secondary glaucoma)
患者长期使用类固醇,或是虹彩炎、白内障、眼部手术等因素导致(3)。
先天性青光眼 (Congenital glaucoma)
先天性青光眼的幼儿则可以观察到畏光、流泪、眼睑痉挛等症状。
哪些人需要检查自己是否有罹患青光眼?
由于青光眼的初期没有任何症状,若属于以下青光眼高危险族群,请定时至医疗院所作进一步检测(4):
- 有家族病史
- 40 岁以上
- 高眼压
- 有高度近视或远视
- 眼睛曾受过伤
- 糖尿病、高血压、偏头痛、血液循环不良
- 长期使用类固醇制剂
青光眼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青光眼的治疗可分为药物治疗(点眼药、口服药、静脉给药)、雷射治疗与手术等方式。青光眼的治疗目的都在降低患者的眼压,并非治疗视神经萎缩。青光眼所引起的视神经破坏是不可逆的变化,视神经一旦萎缩就无法回复,因此青光眼治疗目的在于减缓视神经萎缩以及视力的恶化(4)。
药物治疗
包含眼药水、注射剂及口服药。主要透过不同的药理机转,减少房水生成、促进房水排出,进而达到降低眼压的效果。
雷射治疗
雷射治疗主要目的为增加房水的排出,针对隅角闭锁性青光眼可采雷射虹膜穿孔术 (laser iridotomy);隅角开放性青光眼则可采雷射小梁成形术( laser trabeculoplasty)。雷射操作时间短且无伤口,可以在门诊执行,患者不需要住院。但须由医师评估是否适合青光眼雷射治疗。
手术治疗
通常手术保留于药物与雷射治疗效果不佳者。由于药物研发与雷射技术的进步,大幅下降青光眼手术治疗的比例。但若在药物与雷射治疗仍无法达到有效控制,则需以手术来控制青光眼。另外,先天性的青光眼患者因为先天的构造异常大多数必须以手术的方式来治疗。最常见的青光眼手术是小梁网切除术(trabeculectomy)以及青光眼滤过管手术。近年也有微创青光眼手术(minimally invasive glaucoma surgery, MIGS)发展作为青光眼的第一线治疗,利用在眼球上制造微小的伤口,将一个迷你的引流管置入眼内,来加强房水的排出,达到控制眼压的目的。
可以如何预防青光眼?
生活习惯的改变,例如睡眠充足; 长时间使用电脑、手机或3C产品时,应适当的休息;不在暗处看发亮的萤幕;适量的有氧运动可降低眼压,反之重量训练容易导致眼压上升。
饮食调整,建议咖啡因的摄取要适量,因为大量的咖啡因摄取可能导致眼压上升; 此外健康均衡的饮食对眼睛健康有益。
补充经科学证实对青光眼有益的营养素:
- 花青素
富含具抗氧化作用的花青素,对眼球血液循环有所助益、能增加血流的供应、减缓视野缺损的恶化。另一项针对正常眼压型青光眼患者的研究显示,使用花青素6个月以上,可有效改善视力退化的问题(7)。
- 鱼油
美国研究显示,日常饮食摄取较多的Omega-3脂肪酸能改善眼部的血液循环、对青光眼有保护的作用(5)。一项为期三个月的临床实验,健康无病史的成年人,每日使用1500毫克的鱼油相较于对照组,显著降低眼压(6)。
延伸阅读:预防青光眼可以吃什么?营养师推荐4种有效预防的方法
青光眼的初始症状常常难以被察觉,然而当眼睛出现视力减退、视野缩小的症状时,往往病程已恶化。一旦我们符合青光眼高危险族群,如:40岁以上、高眼压、具家族病史、有糖尿病、高血压、偏头痛、血液循环不良等,务必定期至医疗院所做检查,及早发现,有助于控制病情、延缓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