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怎样才算便秘?便秘的原因?便秘又该怎么办?专科医师来解答!

便秘的定义 怎样才算便秘

很多人以为没有每天排便就是便秘的状况,但实际上要考虑许多因素以及判断标准,才能正确定义什么是便秘。坊间流传或者患者自觉便秘的判断标准不一,而比较适合非专业医疗人员的判断标准是每周排便次数三次以下,排便时有感受到困难,或是依据布里斯托大便分类法(Bristol Stool Scale ),观察到粪便状态异常等(3)

 

各医学团体对慢性便秘的定义也不尽相同,目前普遍被国际肠胃专科医学团体广为使用的是罗马准则III慢性功能性便秘(Rome III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Chronic Constipation),符合下列叙述,即可能是慢性便秘族群(4)

  • 至少出现下列 2 个或 2 个以上的症状
    • 每周排便小于 3 次
    • 排便过程需要用力解便(频率 > 25%)
    • 排便过程中有粪便体积过大或过硬(频率 > 25%)
    • 解便过程中有解不干净的感觉(频率 > 25%)
    • 解便过程中有肛门直肠阻塞感(频率 > 25%)
    • 解便过程中需要以手指帮忙排便(频率 > 25%)
  • 除非使用缓泻剂,否则很少有软便
  • 不符肠燥症诊断标准
  • 症状超过六个月,且其中有12周达上述标准

而值得注意的是长辈对于便秘症状上的主诉,大多会以排便困难、硬便、量少为主要叙述,此也可以视为便秘的参考依据。

 

到底为什么会便秘?

当食物经食道、胃、小肠到达大肠时,呈粥状残渣,大肠会将其水分吸收,逐渐形成固体型态的粪便。经由协调性的平滑肌收缩,也就是肠道蠕动,将大便往直肠、肛门方向推动,达直肠时会经由排便反射产生便意,藉由腹部肌肉收缩、外括约肌与耻骨直肠肌放松,最终排出粪便。整个排泄过程,经过许多步骤,任何一个环节失常,都可能引发便秘。原发性便秘依据病理机转可分为三种类型,并且可能同时发生(2)

功能性便秘

此为最常见的便秘型态。粪便通过肠道的速度正常,大便次数可能正常,但患者感觉排便困难或大便过硬。可能为心理因素或压力造成。

传输缓慢型便秘 (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

因大肠平滑肌以及支配神经失调,造成肠道收缩次数减少与失调,粪便在肠道的时间延长,水分不断被重新吸收,以至于排出来的粪便大多小颗粒且硬,造成排出困难、便意减少、解便频率降低,并且停留肠道增加细菌作用而有胀气现象。

失调型便秘 (dys-synergic constipation)

比例高达老人便秘族群的 50%,尤为老人最主要的致病机转。因骨盆底与肛门括约肌的肌肉无力或失调等情形,造成粪便滞留于肛门直肠处不易排出。有些骨盆底功能异常,可能是长期抑制想要排便的感觉而引起,有些可能于直肠状态有关。此类便秘对一般饮食改善、运动或是缓泻剂治疗的反应较差,需要藉由训练让肌群放松才能改善。

继发性便秘则为疾病与药物引起,可能为大肠肛门相关的结构异常、肠燥症或是肿瘤阻塞,有些疾病如忧郁症、失智症或内分泌疾病等也可能导致便秘。另外,有些药物的副作用也会引发便秘,如:制酸剂、降血压药(钙离子通道阻断剂、利尿剂)、鸦片类止痛药、抗胆碱药物及抗精神病药物等(2)

 

便秘的高危险族群

便秘的危险因子很多,有些不可控因素如:年纪、性别、消化道结构异常;而也有一些因素是后天造成的,以下为便秘的危险因子(5)

  • 女性 – 统合分析显示,女性相较于男性有高出 1.49 倍罹患便秘的风险,原因可能与荷尔蒙有关。每月的黄体期,体内上升的黄体激素可能会造成便秘。
  • 年纪 – 随着年纪越大,活动力下降、长期久坐、进食量下降、腹部与骨盆肌弱化,而其他因素如增加药物的使用频率及数量,这些都可能会增加便秘风险。
  • 肥胖 – 研究显示,肥胖族群相较于正常体重族群有高出 1.57 倍罹患便秘的风险。可能原因为肥胖增加体内发炎因子,进而导致肠道症状。其他如:低运动量、饮食摄取纤维不足,或是营养不均,这些都是造成肥胖与便秘的相关因素。
  • 膳食纤维摄取不足 – 阻碍粪便成形,或是造成硬便。另外,饮用果汁等含糖饮料,因大多都不含膳食纤维,对便秘并没有帮助。
  • 水分摄取过少 – 造成粪便太干。
  • 失智或忧郁、焦虑患者 – 可能也会造成活动力下降及进食量下降,或为本身疾病的症状,也可能为相关治疗药物的副作用。
  • 长期使用多种药物– 某些降血压药、抗组织胺、抗忧郁药、抗胆碱类药物的副作用为便秘,当怀疑可能是药物造成时,请向医师咨询,切勿自行停药。

其他因素像是生活型态改变、旅游、心理压力等,也会造成短期便秘的困扰。

 

发现自己有便秘情况该怎么办?

当发现自己可能有便秘情况,可详实的记录自己的排便次数及粪便形状,以供就医时参考。我们可先尝试改善饮食、增加膳食纤维与水分的摄取,并增加活动量、减少久坐不动的时间,如果仍未改善,建议至医疗院所寻求医师协助。如需使用缓泻剂或甘油球,可至药局诊所咨询药师是否有其必要。

 

便秘在什么样的情况需要看医生?

如果便秘伴随着以下情形,为排除大肠癌的风险,建议尽快就医检查(2)

  • 体重减轻
  • 大便中带血
  • 有大肠癌或肠燥症等家族病史
  • 贫血、晕眩

以上原因可能都带有继发性的疾病问题,因此有以上症状切勿轻忽,请尽快与医师讨论。

 

便秘可以吃些什么改善?

改善便秘的方法要从生活习惯一步一步做调整,像是避免久坐,养成固定的排便习惯,增加运动量促进肠胃蠕动,饮食可以增加蔬菜水果膳食纤维的摄取,而不足部分可以寻求补充营养品来改善便秘情况:

  • 膳食纤维– 摄取足量纤维有助于增加粪便体积,并促进肠道蠕动,缩短粪便在肠道滞留的时间(6)。一项2016 年的研究显示,有77% 的便秘患者因补充足量的纤维而获得改善( 7)。膳食纤维又区分为两种:
    • 非水溶性膳食纤维 – 常见于小麦、蔬菜、全谷类等,其作用为增加粪便体积,加快粪便通过消化道。然而,非水溶性膳食纤维对患有肠燥症或是慢性功能性便秘的患者,可能会加重其症状 (8)
    • 水溶性膳食纤维 – 常见于燕麦、大麦、坚果、种子、豆类、扁豆、豌豆,及一些蔬果。主要作用为吸收水分,形成胶糊状态,可软化粪便及促进成形。其中,非发酵水溶性膳食纤维– 洋车前子(psyllium) 为有效纾缓便秘选择之一,研究显示相较于使用小麦等非水溶性膳食纤维,洋车前子有高出3.4 倍改善便秘的效果(9)

    许多便秘可能为综合因素造成,建议同时摄取非水溶性与水溶性膳食纤维,每日建议摄取量为女性 25克、男性38 克(6),在摄取膳食纤维的同时水分也很重要。

  • 水分– 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 建议男性每日饮水量为2,500 毫升;女性每日饮水量2,000 毫升(2)
  • 益生菌 – 便秘患者的肠道可能有菌丛不平衡的现象,藉由补充益生菌可维持肠道菌丛平衡,并有助于肠道产生短链脂肪酸,促进肠道蠕动进而改善便秘(10)。回顾分析研究显示,补充益生菌两周有助于治疗便秘,增加排便频率( 11),而比菲德氏菌(Bifidobacteria) 与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是最常被使用在临床研究改善肠胃机能的菌种。
  • 消化酵素– 食物经消化道,消化道会分泌消化酵素将食物分解成小分子,利于在肠道中传送,最后在肠道被吸收,研究指出可藉由额外补充酵素以改善消化不良症状(12)

 

便秘是我们终其一生都可能会遇到的健康问题,发现问题后可先从检视饮食与运动等生活习惯开始,增加膳食纤维摄取、每日饮用足量水分、增加运动量,也可藉由每日补充益生菌、消化酵素等营养品来维持肠道机能,如经适当调整后还是没有改善,建议至医疗院所寻求协助,做进一步检查。

健康專科 Health Specialty 提供醫生、護理師、營養師等專家對於健康傳遞正確的資訊,對於疾病的症狀、治療、預防、保養一手掌握,若您也喜歡這樣的資訊,歡迎傳遞給更多人知道。

Copyright © 2024 健康專科 Health Specialty All Right Reserved.

了解 健康专科 的更多信息

立即订阅以继续阅读并访问完整档案。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