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什么是失智症(阿兹海默症),失智症有哪些前兆、症状与如何预防失智症

失智症的成因与种类有哪些?

较常见的失智症病因包含以下两大类(2)

脑部神经退化疾病引起之失智症

  • 阿兹海默症 (Alzheimer Disease) – 1906 年,德国 Alois Alzheimer 医师发现此疾病,并以其名命之,为最常见的失智症,占 60% 以上。初期以侵犯海马回为主,症状表现为近期记忆力衰退。
  • 路易体失智症– 为第三常见的失智症,疾病早期以视幻觉、注意力、意识或认知功能起伏及随后的自发性帕金森症,包含身体僵硬、手抖、走路不稳、无法解释的跌倒症状为主的失智症,记忆力不一定在早期明显受损。
  • 额颞叶型失智症 – 脑部障碍以侵犯额叶及颞叶为主,早期即出现人格变化或语言障碍,并时常出现不合常理的行为举动。平均好发年龄五十岁以后。
  • 帕金森症或亨汀顿症引起的失智症等

血管性失智症约占 10-15%,为第二常见的失智症,与脑中风或脑血管损伤有关。常在中风后数个月内认知功能逐渐缺损,许多个案因中风或脑血管损伤引起的部位而合并有局部神经症状。

 

除了以上两大类病因,下述疾病也可能间接导致失智症。如:后天免疫缺乏症候群(AIDS)、头部创伤、酒精或药物成瘾、脑部慢性生长的肿瘤、甲状腺功能低下、放射性治疗、一氧化碳或重金属中毒、梅毒、库贾氏症、或是维生素B12 或叶酸缺乏等。这些续发性失智症的比例相对不高,因此早期找出可逆性失智症的病因或恶化认知功能的共存原因,给予适当治疗以延缓或改善失智状态,也是失智症诊断及治疗的一大重点(2)

 

失智症与健忘有何不同?

记忆力衰退是老化的现象之一,下表可协助我们初步区别一般正常老化下的健忘与迈向失智的认知障碍(3)

正常老化 失智症
日常生活能力 独立 需要协助
病识感 有意识察觉记忆力衰退 早期可能有,多无病识感
回想能力 过一段时间或经提醒可想起 经提醒仍不容易记起
对健忘看法 患者比亲人更关心 亲人比患者更担心
短期记忆力 较不会忘记 容易忘记
说话连贯性 偶尔忘词 说话会中断或用其他词汇替代
方向感 在熟悉环境中较不会迷路 熟悉环境仍可能迷路
使用新用具 仍具有学习或操作能力 渐无法学习或操作
社交技巧 没有减退 失去参与的兴趣或行为表现不恰当
认知功能测验 正常 异常

 

失智症的危险因子有哪些?

年纪是所有失智症最主要的危险因子,举例来说,年龄65 岁族群受阿兹海默症影响约占5-10%;在85 岁族群中,罹患阿兹海默症比例高达50% 。其他不可改变的危险因子包含:女性、种族(黑人、西班牙裔)与基因遗传因素(3)

然而,也有许多危险因子属于后天造成可改变的(3)

  • 高血压: 血压收缩压>160mmHg 且未治疗者,发生阿兹海默症的风险为血压正常者的 5 倍。
  • 高血糖
  • 肥胖: 中年时期肥胖者(BMI≧30),其阿兹海默症发生的相对风险上升 3 倍,过重者(BMI 25-30 )升高 2 倍。
  • 不足的身体活动与社交活动
  • 营养不均衡

 

失智症的症状有哪些?

失智症是一个缓慢进行的退化性疾病,从轻度时期的轻微症状,逐渐进入中度、重度、末期症状,疾病退化的时间不一定,有个别差异。

 

依据失智症病程发展,将可能会出现的行为症状分为三期(4)

初期 中期 晚期
程度 症状轻微,时常被忽略而延误就医 生活能力持续下降,对生活事务的处理变得困难 几乎完全依赖他人照顾
遗忘
  • 时常忘记物品位置、说过的话、时间,较无法记住最近发生的事
  • 记忆减退日趋严重,如忘记吃饭、洗澡
  • 重复发问
  • 辨认人、环境、时间更加困难
  • 忘记身旁熟悉的人事物
  • 不记得生命中重要的事
  • 不记得自己是谁
误认 光线不佳时易发生
  • 分不清早晨或黄昏、季节
  • 以为家人是伪装的
  • 以为所在环境不是自己的家
  • 现实感消失,电视内容物认为真
  • 会与镜中、反射倒影的自己对话
情绪 起伏大,可能因找不到东西而生气 可能会突然出现激动的行为 情绪表达困难
个性 犹豫不决、猜疑、胆小、孤僻、暴躁 更易发脾气,常常与家人或照护者冲突 更为依赖、个性表达不明显
言语
  • 表达出现困难
  • 想不起来要讲什么
  • 说话字句变少、内容贫乏、不连贯
  • 渐失去阅读及语言能力
  • 几乎不说话或只重复固定字句
  • 无法与他人应对
迷路 不常去的地方会迷路 在熟悉的地方也会迷路 几乎已无法自行外出
睡眠 日夜颠倒,夜间活动 可能整夜不睡,白天嗜睡 日间节奏紊乱,白天睡眠时间更长
行动 不爱出门、失去兴趣 无法顺利到达目的地,甚至家里厕所、卧室 行走困难,需轮椅辅助
饮食 吃过还表示要再吃 重复要食情形更加严重 可能会吞咽困难
卫生 衣着选择不当 需协助如厕 大小便失禁

 

该如何预防失智症?

因为目前还没有有效药物可以治愈失智症,因此如何预防失智症就成为大家关心的议题。

如同前述仍有许多失智症的危险因子,是我们可以尽力改变来预防或延缓失智症。

多运动
运动有益于脑部健康。大型研究显示,较常运动族群有相对较低的认知障碍、血管型失智症与阿兹海默症发生率(5)。且随着运动强度、频率增加,有更佳的预防力(6)。另外,运动对危险因子如:高血压、高血糖、高胆固醇等也有正向效果,有助于预防血管性失智症。对于 65 岁以上族群,世界卫生组织给予的运动建议包含:

  • 每周至少150 分钟的中度有氧运动,或75 分钟的高强度有氧运动(1)
  • 有氧运动每次至少 10 分钟以上
  • 每周至少两天的肌力训练

饮食
地中海饮食有益于维持认知功能。统合分析研究显示,长期高度遵循地中海饮食的族群,有较低的轻度认知障碍与阿兹海默症的风险(7)。另外,研究发现对于认知正常的健康族群,采用地中海饮食,有较佳的记忆及整体认知能力 (8)。 WHO 提供的饮食建议包含(1)

  • 多摄取蔬果、豆类、坚果与全榖食物
  • 每日至少摄取 400 公克(大约五份)蔬果
  • 每日摄取热量,精致糖所占热量不可超过 10%,约相当于 50 公克的糖
  • 每日摄取热量,脂肪所占热量不可超过 30%,且应优先选择不饱和脂肪酸,如:鱼、酪梨、坚果、植物油
  • 每日盐份摄取量在 5 公克以下

补充
有科学实证对失智症有益的营养素:

  • Omega 3 脂肪酸 – 鱼类富含长链多元不饱和脂肪酸,对认知能力下降具有预防或治疗效果。一项搜集了8 年临床试验的统合分析发现,年长者无论是否患有轻微认知障碍,长期使用DHA、EPA 或两者混和的鱼油营养补充品,约有7成试验呈现正向效果,包含工作记忆力、执行能力、近期记忆及语言记忆等(9)
  • 叶酸 – 叶酸是中枢神经系统发展的重要物质之一。如果在初期怀孕阶段,孕妇体内的叶酸不足,可能会造成婴儿先天神经缺损;而成年人若叶酸缺乏,有较高的半胱胺酸血液浓度,推论与动脉疾病、失智症及阿兹海默症有关(10)。根据国人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取量,成人每日建议摄取量约 400 微克 (μg)。
  • 维生素B12 –缺乏可能会造成贫血及神经受损,补充足够的维生素B,可降低半胱胺酸血液浓度,将有助于减缓阿兹海默症或失智症患者认知能力的下降(11)。成人健康族群每日维生素 B12 建议摄取量约 2.4 微克。
  • 卵磷脂– 研究发现失智症患者的记忆力及知能减退与其脑中分泌乙醯胆碱(acetylcholine) 的神经细胞减少有密切关系,而卵磷脂是食物来源中主要的胆碱来源,额外摄取可能减缓失智症的病程(12)

 

如何照顾失智症患者 (2)

失智症患者可能为了企图掩饰记忆力退化、思考与语言障碍,变得冷漠寡言、过度防御或过度依赖,这些都会让照顾者疲惫不堪与无法理解,容易出现情绪反应。与失智症患者相处与沟通,有一些建议方向可以尝试:

  • 不把患者当成小孩看待,应适度询问其需求,而非完全由照顾者决定。
  • 诚心理解并接纳患者真正想传达的意思或情绪。
  • 同理心,想像自己有一天也出现失智症状时,会有什么样的感受,最担心什么事。
  • 以温和平静的口吻,使用简短、清楚指示的用语,并多观察患者手势、脸部表情及情绪反应等,通常可以达到有效沟通。

 

政府与医疗单位有哪些资源可协助、支援家属(2)

有失智家人的照顾者,可以善用卫福部已建构的失智症照顾服务资源,包括:

  • 家庭照顾者服务专线 0800-50-7272(有你真好真好)
  • 失智症关怀专线 0800-474-580(失智时,我帮您)
  • 长期照护专线 02-412-8080

此外,卫福部针对失智症患者也提供以下服务:

  • 日间照顾服务单位
  • 失智症社区服务据点
  • 有失智症专区之机构住宿式服务
  • 专门提供失智长者服务的团体家屋
  • 瑞智社会福利基金会

详细资讯可以打电话至前述电话服务专线或查询台湾失智症协会相关资源网站:http://www.tada2002.org.tw/About/About/3

 

不论是身为患者或照顾者的角色,失智症都是个令人受挫、沮丧的疾病,随着社会迈向高龄化,身体衰老、脑部退化将会是越来越普遍的现象,我们可以藉由深入了解失智症,及早开始执行可改善的预防措施,来延缓失智症的发生。对于照顾者而言,政府及许多组织均提供了大量的社会资源可以寻求协助,你并不孤单,主动咨询、搜索失智症相关机构及资源,将会有人与你分享经验、一同分担照顾者所背负的重担。

健康專科 Health Specialty 提供醫生、護理師、營養師等專家對於健康傳遞正確的資訊,對於疾病的症狀、治療、預防、保養一手掌握,若您也喜歡這樣的資訊,歡迎傳遞給更多人知道。

Copyright © 2024 健康專科 Health Specialty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