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湿疹?
湿疹(Eczema)其实就是皮肤发炎(Dermatitis)的状态,是一种临床以及病理的「表征」,常伴有搔痒、发红、脱屑、水肿性丘疹等症状,且会以特定的发炎模式恶化。在皮肤的切片下,湿疹会出现表皮细胞间水肿,称之为海绵样变化(spongiosis)。一些外在因子或内在因子复杂的交互作用,都可能导致湿疹的发生,若发生原因不明,则可依症状及病理特征分为急性、亚急性、或是慢性湿疹(1)。湿疹是常见的皮肤疾病,约影响10%至30%不同的种族或年龄群(2) ,例如:异位性皮肤炎(或称异位性湿疹)在儿童中比在成人中更常见,而缺脂性湿疹(或称为干燥性湿疹)则较常发生于老年人(3)。
湿疹的原因有哪些?
当皮肤受到外来物质刺激或是内在因子影响,会使得皮肤受到侵犯而产生发炎反应,就会产生「皮肤发炎」。可能导致湿疹的原因如下(1):
外在因子 | 内在因子 |
化学物质 细菌 药物 其余过敏原(特定食物、动植物等) |
健康状况 |
湿疹发展的进程
急性期湿疹通常是指刚发生的前几天,可能的皮肤症状包含水泡、渗出型红斑、水肿等,且这些症状可能同时出现(1)。若湿疹发生时间超过一周,则会进展为慢性湿疹,除了急性期症状表现外,通常还会因搔抓,而导致色素沉淀及皮肤增厚、苔癣化的情形(1)。
急性湿疹 | ➜ | 慢性湿疹 |
泛红➜丘疹➜水泡、脓泡、浸润➜脱屑 | 苔癣化增厚;色素沉淀 | |
或 | ||
➜ | 痊愈 |
常见湿疹的诊断有哪些?
依据湿疹的特定表征(如致病原因、好发部位)、临床上区分成不同的诊断:以下为大家介绍常见的湿疹类型
接触性皮肤炎
皮肤直接接触物质而导致的接触性皮肤炎,类型包含以下两种(1)(3):
分类 | 成因 | 物质 |
过敏性 接触性皮肤炎 |
过敏原诱发免疫反应 | 香料、羊毛脂、防腐剂、外用抗生素、特定植物、镍或汞等金属、染发剂等(4)(5) |
刺激性 接触性皮肤炎 |
触发物质本身会直接损害皮肤 约占接触性皮肤炎案例的80% |
水、肥皂、清洁剂、漂白剂、酸/碱溶剂、纸张、灰尘或土壤等 (6) |
- 过敏性接触性皮肤炎与过敏原接触的皮肤区域,表现出界限清楚的湿疹性皮疹,通常伴随着严重痒感。
- 刺激性接触性皮肤炎急性期症状为红斑、水肿、水泡以及渗出液。慢性症状则以皮肤苔藓化、过度角化和龟裂为主。
好发族群(1)(3)
若长期接触相关过敏或刺激物质,都可能发生接触性皮肤炎。其中,好发族群包含:
- 食品加工人员
- 医疗保健工作者
- 机械工厂工人
- 清洁人员
- 家管
- 婴儿的尿布疹
异位性皮肤炎
异位性皮肤炎又称异位性湿疹,与过敏性家族病史(如气喘、过敏性鼻炎等),以及血液中较高浓度的免疫球蛋白E (Immunoglobulin E, IgE)有关(7)。
症状
主要症状包含皮肤干燥、反覆发作的红疹及严重搔痒,而持续的恶性循环更会进一步影响日常活动及睡眠(8)。儿童与成人的症状也有些微差异(9)。
儿童患者 | 成人患者 |
急性湿疹样病灶 伴随渗出液 有水泡产生及结痂 |
慢性苔癣状病灶 |
好发族群
异位性皮肤炎可在任何年龄发病,但主要好发于孩童及青少年,约四分之一的病人在成年后才出现症状(10)。
脂漏性皮肤炎
脂漏性皮肤炎为一种慢性、反覆发生的皮肤炎,且通常发生在皮脂腺丰富的部位(如: 头皮、脸部、腋窝、颈部、外生殖部位等),与皮屑芽孢菌(一种霉菌)的过度增生有强烈相关(11)。
症状(3)
主要特征包含油性脱屑及红斑,可能伴随轻微的痒感。
- 2周至12个月大的婴儿症状常出现于头皮,呈现黄色斑点状、油腻的鳞状硬皮疹。新生儿脂漏性皮肤炎,也称为摇篮帽、乳痂。
- 青少年或成人盛行率约在中年达到高峰,且对男性的影响大于女性。
- 特定疾病患者HIV患者或帕金森氏症患者有较高机会发生。
缺脂性皮肤炎(干燥性湿疹)(1)(3)
缺脂性皮肤炎常发生于下肢部位,因年龄老化导致的皮肤屏障损伤,使得角质层水分流失为主要的致病原因。若环境湿度低(如: 寒冷干燥的天气),或暴露于刺激性清洁剂或刺激物则会加重病况。
- 症状通常为搔痒、皮肤脱屑、表层龟裂,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炎反应。严重的情况,甚至会发生干裂出血。
- 好发族群通常发生在皮肤干燥的老年人。
得了湿疹该怎么办?湿疹会传染吗?
如同前面所介绍,不同诊断的湿疹可能是因为接触刺激物质引起的免疫反应、或先天/后天导致的表皮屏障受损,并不会因接触而传染。不过,若是本身有表皮屏障缺失的话,则有可能遗传给下一代(7) 。
以下,简单介绍不同类型的湿疹,可以进行的自我照护:
类型 | 成因 | 自我照护 |
接触性皮肤炎 | 外来物质刺激 | 避免接触过敏/刺激物质 适当使用润肤剂 |
异位性皮肤炎 | 外来物质刺激/内在因子影响 | 避免接触过敏/刺激物质 适当使用润肤剂 |
脂漏性皮肤炎 | 皮脂腺丰富 | 皮脂分泌旺盛时,应维持足够清洁 |
缺脂性皮肤炎 | 皮肤屏障损伤导致干燥 | 充足使用润肤剂 (可选择以油为基底,保湿能力较佳的润肤剂) |
湿疹的治疗方法(针对异位性皮肤炎)
上述的自我照护方式为目前常见湿疹的第一线治疗,但当急性发作时,仍应寻求专科医师协助。不同诊断的湿疹治疗方式会有所不同,以下介绍异位性皮肤炎的辅助治疗方法(10):
- 口服抗组织胺药物
为温和安全的止痒药物。 - 外用类固醇
依照皮肤症状的严重程度、年纪以及部位,医师可能开立弱效/中效/强效的外用类固醇,外用类固醇药膏的副作用远低于全身性类固醇。 - 抗感染药物
当皮肤被抓破导致伤口时,就有可能受到细菌(最常见为表皮金黄色葡葡萄球菌)、霉菌或病毒的侵犯,此时便应依照医师指示,使用抗感染药物。 - 湿敷
适当的搭配湿敷及外用类固醇药膏可以协助修复皮肤屏障,也能够避免搔抓。 - 光照疗法
可以利用紫外线中的UVB进行光照疗法,大多使用于中重度异位性皮肤炎、广泛性慢性湿疹的患者。 - 免疫调节药物
一些免疫调节药物被研究证实对难治型湿疹有帮助,但因可能出现副作用,须经医师专业判断后才能使用。
异位性皮肤炎病患的饮食与注意事项
改善异位性皮肤炎需要减少过敏物质的暴露,在饮食方面,最常造成疾病恶化的食物包含牛奶、鸡蛋、花生、大豆等,而花粉相关食物(如:苹果、梨子、胡萝卜等)也可能导致过敏情形(13)(14)。此外,应避免摄取过度添加的加工食品,并以天然原型食物为主要饮食来源。
目前也有少数研究指出一些营养素补充品可能带来好处,不过仍需更多研究证据支持在临床上的运用:
鱼油
研究推论,人体内的花生四烯酸(AA,属于Omega 6脂肪酸)会引起体内发炎反应,可能导致对致敏原产生过敏反应,藉由补充Omega 3脂肪酸替代Omega 6脂肪酸,进而减少发炎因子(15)。而鱼油正是良好的Omega 3脂肪酸补充来源。研究结果显示,鱼油对于改善异位性皮肤炎整体症状有帮助(16)。
益生菌
研究显示,在健康儿童中,肠道菌丛以乳酸杆菌为主;易过敏儿童的肠道菌丛,则以革兰氏阴性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数量较多(17)。随机临床实验结果指出,从孕期36周的孕妇开始给予益生菌补充(菌种包含Lactobacillus paracasei以及Bifidobacterium bifidum等菌株),直到新生儿满六个月,比起给予安慰剂的组别,益生菌可以防止新生儿对常见食物过敏原发生过敏,进而降低异位性皮肤炎的发生率(18) 。
维生素D
有部分研究显示,缺乏光照导致体内有较低的维生素D,与异位性皮肤炎的盛行率及严重程度有关(19)。一篇统合性分析也指出,若孕妇体内的维生素D含量较低,会导致小孩有较高风险发生湿疹(20)。根据国健署建议,新生儿至成年期间的维生素D参考摄取量为10微克(21)。
锌
锌是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在皮肤屏障及免疫功能中扮演重要角色(22)。一篇研究结果显示,给予毛发中锌浓度较低的病人补充锌,可以改善异位性皮肤炎严重程度 (23)。
得到湿疹后,最恼人的就是其不定时的反覆发作,严重时可能还会影响睡眠及生活品质。因此,平常便应该补足身体所需的营养,并适当的利用润肤剂让肌肤维持湿润,如此一来,才能慢慢调整难以改善的过敏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