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素,是消化不良、想改善腸道健康、增強免疫力,許多人會想要補充的東西。酵素能幫助我們消化食物、提供能量。不過益生菌也和酵素一樣,是大家想調整腸道健康時的另一個選擇。那酵素到底是什麼?酵素和益生菌有什麼差別?什麼時候適合吃酵素?酵素應該怎麼吃呢?跟著營養企劃部一起來了解酵素吧!
酵素(酶)是什麼?
酵素如同身體的食物切割機,能有效地加速生物體內的化學反應,將大分子物質分解成小分子以便吸收,這些機器負責將原料(食物)加工成我們身體所需的產品(能量、蛋白質等),並催化細胞內各種物質的合成。
酵素(酶)是有助於加速體內化學反應的蛋白質,生物體內的所有生理過程都是化學反應,絕大多數由酵素調控。沒有酵素的幫助,許多反應將無法快速進行。酵素參與了從消化食物、產生能量,到合成細胞物質、傳遞訊息等,幾乎涵蓋了所有生命活動。

酵素和益生菌的差別
益生菌和消化酵素一樣也有助於消化,而益生菌是生活在腸道中的微生物,腸道內有好菌和壞菌,而益生菌就是那些幫助維持好壞菌的平衡。益生菌本身不直接分解食物,但能幫助消化酵素的工作。
比較項目 | 益生菌 (Probiotics) | 消化酵素 (Digestive Enzymes) |
---|---|---|
定義 | 有益人體且活生生的微生物。 | 消化酵素是酵素的其中一種,也是一種蛋白質。 |
比喻 | 腸胃道的守護軍。 | 身體的食物切割機。 |
作用 | 調整體質、促進腸胃蠕動與維持消化機能。 | 分解營養素、促進吸收及緩解腸胃不適。 |
共同點 | 提升免疫力、守護腸胃健康。 |
延伸閱讀:益生菌功效有哪些? 5個益生菌功效,搭配正確吃法效果更好
酵素的功效有哪些?
酵素功效一:促進消化
酵素在消化系統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能夠將食物分解成易於吸收的小分子。我們體內的唾液、胰臟、腸和胃都含有不同種類的消化酵素,酵素們會協同工作,分解脂肪、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這個過程提高了營養吸收效率,同時減輕了消化系統的負擔,特別是在大餐後或飲食不規律時。
酵素功效二:促進新陳代謝
代謝酵素會透過參與體內生化反應,促進新陳代謝。酵素在能量轉換過程中,可以幫助身體更有效地利用食物中的營養物質。同時,這些酵素也參與廢物代謝,維持體內平衡,確保身體各項機能正常運作。
酵素功效三:支持免疫系統
某些酵素可能間接支持免疫系統功能。雖然酵素對免疫系統的直接影響還需要更多科學研究來證實,不過酵素可以藉由改善消化和營養吸收,幫助維持整體健康狀態,藉此達到加強免疫系統的效果。
酵素功效四:改善腸道健康
消化酵素對維護腸道健康有一定作用。消化酵素能協助消化過程,有助於改善腸胃道環境。與益生菌一同補充時,可能更有利於維持腸道健康。不過酵素和益生菌對於改善腸道健康的作用機制是不同的。
酵素功效五:細胞代謝與修復
某些酵素參與細胞呼吸過程,對於肌肉組織,酵素會參與能量代謝過程,幫助肝臟等器官進行正常的代謝功能。
酵素功效六:間接影響皮膚健康
在改善整體消化和代謝功能的同時,酵素可能會因此間接地為皮膚帶來好處。畢竟良好的消化和代謝功能有助於維持健康的膚質。
酵素功效七:參與多種生理過程
酵素在體內參與多種生理過程,包括某些神經傳遞物質的代謝。然而,關於酵素對神經系統的直接支持作用,還需要更多科學研究來證實。

酵素種類有哪些?三種常見酵素介紹
酵素有3種主要的分類,分別是單靠人體自行合成的消化酵素、靠人體合成或進食補充的代謝酵素,以及只能透過進食補充的食物酵素:
一、代謝酵素
代謝酵素是人體自行合成的酵素,主要參與體內的各種代謝過程。這類酵素在細胞內進行各種生化反應,維持生命活動。代謝酵素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幾種:
- 氧化還原酶(Oxidoreductases):負責催化氧化還原反應,如細胞呼吸中的電子傳遞鏈酶複合體。
- 轉移酶(Transferases):催化官能團從一個分子轉移到另一個分子,如磷酸轉移酶在ATP合成中的作用。
- 異構酶(Isomerases):催化分子內部結構的重排,如磷酸己糖異構酶在糖酵解過程中的作用。
- 連接酶(Ligases):催化兩個分子的連接,如DNA連接酶在DNA修復過程中的作用。
- 裂解酶(Lyases):催化非水解的化學鍵斷裂,如檸檬酸裂解酶在檸檬酸循環中的作用。
二、消化酵素
消化酵素主要由人體消化系統分泌,負責將食物分解成可被吸收的小分子。這類酵素大多屬於水解酶(Hydrolases)家族,包括:
- 脂肪酶(Lipase):分解脂肪成為脂肪酸和甘油。主要由胰臟分泌,在小腸中發揮作用。
- 澱粉酶(Amylase):分解澱粉和糖原,唾液和胰液中都含有澱粉酶。
- 蛋白酶(Protease):分解蛋白質成為胺基酸,包括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等。
- 麥芽糖酶(Maltase):分解麥芽糖成為葡萄糖,主要存在於小腸刷狀緣中。
- 乳糖酶(Lactase):分解乳糖成為葡萄糖和半乳糖,對乳製品的消化有重要影響。
三、食物酵素
食物酵素是存在於未經加工的生鮮食物中的天然酵素。這些酵素可以通過飲食補充,有助於輔助消化過程,不過食物酵素在烹調過程中容易失去活性,因此生食或低溫烹調的食物更容易保留這些酵素。而常見的食物酵素包括:
- 鳳梨酵素(Bromelain):存在於鳳梨中,具有分解蛋白質的能力,可輔助消化。
- 木瓜酵素(Papain):來自木瓜,同樣具有分解蛋白質的功能。
- 無花果酵素(Ficin):存在於無花果中,也具有蛋白質分解能力。
- 奇異果酵素(Actinidin):來自奇異果,有助於蛋白質消化。
- 大麥芽酵素(Diastase):存在於發芽的穀物中,可以分解澱粉。
酵素來源有哪些?天然食物中的酵素來源
天然食物中的酵素有很多,包含鳳梨、木瓜、芒果、蜂蜜、香蕉、酪梨、奇異果、薑、泡菜和味噌等,都是食物中的酵素來源,這些天然酵素有助於促進消化、減少發炎、提高營養吸收及改善腸道健康。
酵素名稱 | 食物來源 | 酵素功效 | 注意事項/酵素的副作用 |
鳳梨酵素 (Bromelain) | 鳳梨 | 抗發炎、減少水腫、抗血栓、抗糖尿病、抗癌和抗風濕 | 可能引起腸胃不適、心跳加速、月經問題。對鳳梨過敏者應避免食用鳳梨酵素,或依循醫師指示。 |
木瓜酵素 (Papain) | 木瓜 | 改善肥胖及其所導致的發炎、幫助傷口癒合、改善腸胃不適或消化不良 | 服用過量的木瓜酵素可能引起喉嚨或腸胃不適。皮膚敏感者接觸可能引起過敏反應。 |
過氧化氫酶(Catalase)
澱粉酶 (Amylases) 轉化酶/蔗糖酶(Invertase ) |
芒果 | 過氧化氫酶可提高氧化作用,改善糖尿病、高血壓、白斑症、阿茲海默症等疾病。
澱粉酶可以分解碳水化合物成麥芽糖和葡萄糖,以利人體吸收。 轉化酶可以將蔗糖水解為果糖和葡萄糖,以利人體吸收。 |
無常見副作用,不過建議適量而為。芒果過敏者食用前應詢問醫師建議。 |
澱粉酶
轉化酶/蔗糖酶 蛋白酶(Proteases) |
蜂蜜 | 蜂蜜含有多種消化酵素,可分解葡萄糖、麥芽糖、果糖和胺基酸,特別是未經加工加熱的生蜂蜜。蛋白酶還可以幫助消化、減緩疼痛和腫脹等抗發炎作用。 | 消化酵素可能引起腸胃不適、過敏感應、呼吸困難等副作用反應;以及應避開和抗凝血藥物、口服抗糖尿病藥物同時服用,以免降低藥效。 |
澱粉酶
葡萄糖苷酶 (α-glucosidases) |
香蕉 | 將澱粉分解成糖類幫助人體更容易吸收,香蕉越熟,酵素活性越強。 | 無常見副作用,不過建議適量而為。 |
脂肪酶 (Lipase) | 酪梨 | 分解脂肪成脂肪酸和甘油,有助於脂肪的吸收。 | 無常見副作用,不過建議適量而為。 |
異常酶/奇異果酵素 (Actinidain) | 奇異果 | 奇異果酵素幫助消化蛋白質,並改善腸道健康,有助於緩解脹氣和便秘。 | 生食奇異果有最佳效果,熟果的酵素活性更強。 |
姜蛋白酶 (Zingibain) | 薑 | 幫助提高蛋白質的吸收率,促進胃部收縮,加速食物通過胃部。 | 無常見副作用,不過建議適量而為。 |
蛋白酶
脂肪酶 澱粉酶 |
泡菜 | 發酵過程中含有多種消化酵素和益生菌,幫助分解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 | 以韓國泡菜為主,台式泡菜多為醃漬,非發酵。 |
乳糖酶
脂肪酶 蛋白酶 澱粉酶 |
味噌 | 味噌的原料之一,米麴在製作發酵過程中產生的多種酵素有助於消化吸收、改善肥胖。 | 建議搭配蔬菜做為沾醬,生食味噌的酵素含量及活性較多。 |
誰需要補充酵素?
一、經常外食的人
這類人群飲食結構往往不均衡,可能缺乏足夠的新鮮蔬果,導致自身酵素攝入不足。額外補充酵素可以幫助消化,提高營養吸收率。
二、飲食不均衡的人
長期飲食失衡可能導致身體缺乏某些必要的酵素,影響正常消化功能。補充酵素有助於彌補這一不足,促進營養的均衡吸收。
三、加班熬夜的人
熬夜會影響身體的正常代謝節奏,可能導致消化功能減弱。補充酵素可以幫助緩解這種情況,提高消化效率。
四、生活高壓的人
長期壓力可能影響消化系統的正常運作,導致消化不良。適當補充酵素有助於改善消化功能,減輕壓力對身體的負面影響。
五、容易狼吞虎嚥的人
快速進食可能導致食物無法被充分消化,增加腸胃負擔。補充酵素可以協助消化,減輕腸胃不適。
六、熱愛高油高熱量食物的人
高油高熱量食物往往難以消化,容易造成腸胃負擔。補充酵素可以幫助分解這些食物,提高消化效率。
七、胰臟功能不健全的人
胰臟是產生消化酵素的重要器官,功能不健全會直接影響消化能力。對這類人群來說,額外補充酵素尤為重要,可以彌補體內酵素的不足。
酵素什麼時候吃?酵素可以天天吃嗎?
由於酵素是來幫助分解食物的,因此建議隨餐或餐後吃。酵素雖然可以額外補充,但其實補充酵素後,人體也還是會自行合成酵素,因此除非是體質不太容易製造酵素的人,否則不見得一定要天天補充。
酵素有沒有副作用?
過量或不當使用酵素可能引發腸胃不適、過敏反應和心跳加速等副作用。常見的症狀包括腹痛、腹瀉、嘔吐及皮膚紅腫。如果酵素吃過量或本身對特定酵素過敏,這些副作用可能會加劇。此外,消化酵素可能與某些藥物產生交互作用,影響藥效,如果有服用藥物的話,補充消化酵素前建議先諮詢醫生。
酵素怎麼挑?酵素保健品挑選原則
酵素保健品的挑選原則包含酵素種類多元、需標示活性單位、搭配益生菌/益生質/後生元,及獲得專業認證及檢驗等項目。
酵素挑選原則一:多元化的酵素種類
每種酵素都有其特定的作用範圍和目標物質,具有專一性,因此,一個好的酵素保健品應該至少要含有10種以上的不同酵素。這些酵素應涵蓋消化主要營養素的種類,包括醣類分解酵素(如澱粉酶、纖維素酶)、蛋白質分解酵素(如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和脂質分解酵素(如脂肪酶)。此外,有特殊需求,例如乳糖不耐症,可以選擇含有乳糖酶的產品。
酵素挑選原則二:標示活性單位
產品是否清楚標示活性單位是選擇酵素保健品的另一個關鍵因素。活性單位反映了酵素的實際工作能力,是效力的直接指標。常見的活性單位包括DU(澱粉酶單位)、CU(纖維素酶單位)、LU(脂肪酶單位)、HUT(蛋白酶單位)和USP(美國藥典單位)等。一般而言,活性單位越高,表示酵素的工作效率越好。
酵素挑選原則三:搭配益生菌/益生質/後生元等複合配方
選擇含有益生菌、益生質和後生元的複合配方產品可以提升酵素的效果。這種組合能創造一個協同作用的腸道生態系統。酵素負責分解食物,益生菌利用分解後的營養素,而益生質和後生元則為酵素和益生菌提供良好的生存環境,一起改善腸道健康。
酵素挑選原則:專業認證及檢驗
為確保產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品質,選擇獲得專業認證和通過品質檢驗的產品會相對比較有保障。具有專利技術或配方、通過FDA認證、獲得SGS或其他國際認可的檢驗機構認證、符合GMP標準,以及通過重金屬、農藥殘留等安全性檢測的產品都是值得信賴的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