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膠原蛋白會讓子宮肌瘤長大!」「有子宮肌瘤症狀不能碰膠原蛋白!」這些說法你是否也聽過呢?很多愛美的朋友因為擔心膠原蛋白會影響子宮健康,想吃又不敢吃。但其實單純的膠原蛋白並不會讓子宮肌瘤症狀惡化。重點是要留意膠原蛋白中是否添加了其他影響女性荷爾蒙的成分,這才是影響的關鍵!那除了膠原蛋白,子宮肌瘤食物禁忌還有哪些呢?一起來了解吧!
子宮肌瘤是什麼?
在開始討論膠原蛋白與子宮肌瘤的關係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什麼是子宮肌瘤。子宮肌瘤是女性朋友最常見的婦科良性腫瘤之一,據統計,約有20-30%的育齡婦女都可能有這個困擾。子宮肌瘤其實是子宮肌肉組織異常增生形成的良性腫瘤。它就像是長在子宮裡的「小肉球」,當子宮的平滑肌過度增生,便會形成子宮肌瘤。雖然聽起來有點可怕,但要特別強調的是:它是良性的!也就是說,它不會像癌細胞那樣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約80%的女性一生中都可能出現肌瘤。

子宮肌瘤有什麼症狀?認識子宮肌瘤的警訊讓你提早發現
許多女性朋友都有子宮肌瘤,但每個人的症狀可能都不太一樣。肌瘤的大小、位置和數量,都會影響症狀的表現。通常大多數的肌瘤都很小,不太容易引起任何症狀,但當肌瘤體積過大、數量較多、甚至壓迫至其他器官時,便可能導致症狀出現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哪些徵兆代表你可能需要多加注意。
子宮肌瘤症狀一:月經量異常增加
如果你發現生理期不到一小時就需要更換衛生棉,或是生理期超過七天還沒結束、經血量明顯比以前增多等狀況,這些都是需要警覺的徵兆。另外,月經量過多可能會導致缺鐵性貧血,建議及早就醫檢查,必要時要補充鐵劑。
子宮肌瘤症狀二:下腹部不適感
當肌瘤長到一定大小時,你可能會感覺到骨盆腔有持續的悶痛、腹部總是脹脹的,下腹部有明顯的壓迫感,尤其比較大的肌瘤,更容易造成這類不適與疼痛。
子宮肌瘤症狀三:周邊器官受到影響
肌瘤的位置若剛好壓到其他器官,可能會因為壓迫到器官而有相關困擾發生,例如:膀胱受壓時,可能會發生頻尿、解尿不順暢、直腸受壓時可能會排便不規律、便秘或腹瀉,嚴重時可能影響到泌尿系統或消化系統的正常運作。
不過,並非所有的子宮肌瘤都會有明顯症狀,很多小型肌瘤可能完全沒有感覺,往往在例行婦科檢查時才被發現。不過若是有上述任何症狀出現,建議還是要及時就醫檢查,讓醫生評估是否需要進一步治療。
子宮肌瘤的原因:為什麼會形成子宮肌瘤?誰容易得到?
子宮肌瘤的形成機制
醫學界目前尚未完全解開子宮肌瘤形成的謎團,但研究發現,子宮肌瘤與女性荷爾蒙的變化息息相關,當子宮內的平滑肌細胞受到荷爾蒙影響而異常增生,就可能突變為異常細胞,形成肌瘤。尤其是雌激素,是影響子宮肌瘤的重要因素之一。
此外,環境賀爾蒙也是一個重要的威脅,像是生活中常見的塑化劑、多氯聯苯、雙酚A等物質,都可能干擾我們體內的內分泌系統,進而影響子宮健康。
容易形成子宮肌瘤的高風險族群
- 過早開始初經(10歲前)的女性,因為體內較早接觸雌激素的影響
- 較晚進入更年期的女性,荷爾蒙作用時間較長
- 肥胖的女性,因為脂肪組織會產生額外的雌激素
- 經常食用過多紅肉、蔬果攝取不足、維生素D不足,可能影響荷爾蒙平衡
- 長期抽菸或飲酒,這些行為可能影響荷爾蒙代謝
- 家族中有子宮肌瘤病史的女性,也屬於高風險族群

子宮肌瘤和膠原蛋白有什麼關係?子宮肌瘤真的不能吃膠原蛋白?
很多人一聽到「子宮肌瘤不能吃膠原蛋白」就嚇得不敢碰,但這個說法到底是真是假?讓我們先了解膠原蛋白的本質,再來探討這個常見迷思的由來。
膠原蛋白是我們身體不可或缺的重要蛋白質,它就像是人體的「支架」和「膠水」,從皮膚、肌肉、骨骼,到韌帶和其他結締組織,都需要膠原蛋白的支撐。膠原蛋白能維持身體組織的結構和彈性,幫助傷口癒合,甚至保護我們的重要器官。在不同的身體部位,膠原蛋白會以不同的形式存在,共同維持著我們身體的正常運作。簡單來說,膠原蛋白是純粹的蛋白質,本身並不會影響體內荷爾蒙的平衡。
為什麼會有「吃膠原蛋白會長肌瘤」的迷思?
事實上「純」膠原蛋白補充並不會導致子宮肌瘤增生或惡化。這個迷思之所以會流傳,主要是因為市面上某些膠原蛋白產品為了強化美容效果,會額外添加一些影響荷爾蒙的成分,像是蜂王乳、胎盤素,或是含有植物性雌激素的添加物。這些額外的成分才是可能會影響體內荷爾蒙平衡的關鍵。
因此如果有子宮肌瘤的人,要特別留意的不是膠原蛋白本身,而是產品中是否添加了這些會影響荷爾蒙的成分。如果擔心的話,只要選擇純膠原蛋白產品,或是仔細閱讀成分標示,確認不含會影響賀爾蒙的成分,就能安心享受膠原蛋白帶來的好處,不必過度擔心!
延伸閱讀:你知道膠原蛋白食物怎麼吃嗎?認識膠原蛋白功效和食物,養顏美容好輕鬆
子宮肌瘤不能吃什麼?
油炸與重口味食物
經高溫油炸的食物不僅容易產生有害物質,還會增加身體的發炎反應。當食物在高溫油炸過程中,會產生多種對身體不利的物質,這些物質可能刺激發炎反應,影響子宮健康。重口味或香辛料重的食物也要盡量避免,因為這類食物可能加重子宮肌瘤的不適感,甚至影響荷爾蒙平衡。
滋補性食材的迷思
很多人認為養生補品對身體有益,但對子宮肌瘤患者來說,某些補品反而要特別小心。中醫認為,過度補充容易導致氣血虛實失調,反而不利於子宮健康。像是藥膳湯品如四物湯、十全大補湯,或是燉補料理如薑母鴨、羊肉爐等,都可能因為太過滋補而加重症狀。即使是看似平和的桂圓紅棗茶,也建議限制在每天一杯的量,避免攝取過量。
冰品與生冷食物
過度食用冰品和生冷食物可能影響子宮的血液循環。中醫觀點認為,寒涼的食物會影響子宮的氣血運行,可能造成氣血瘀滯,不利於子宮健康。因此建議食物最好能回溫後再食用,避免直接食用冰涼的食物或飲品。
可能影響子宮肌瘤的成分有哪些?
一、雌激素類物質
動物性雌激素
工廠養殖的肉類、動物內臟,以及養殖的魚蝦蟹等,常因為生長過程中使用激素而含有荷爾蒙殘留物。這些外來的雌激素進入人體後,會直接增加體內雌激素的濃度。特別是蟹黃、蝦卵等動物生殖器官,以及蛋奶製品中的雌激素,因為其分子結構與人體雌激素相似,更容易被吸收利用,進而刺激子宮肌瘤生長。
最需要注意的動物性雌激素來源包括:養殖的家禽、含激素的畜產品、養殖魚類、動物內臟(特別是生殖相關器官),以及全脂乳製品如鮮奶、奶油、乳酪等。
植物性雌激素
植物性雌激素雖然作用較弱,但其影響不容忽視。植物性雌激素主要來自四大類植物性成分:黃豆及其製品中的異黃酮、亞麻籽中的木質素、黃豆芽中的香豆雌酚,以及山藥中的皂苷類物質。這些成分會與體內的雌激素受體結合,雖然不如真正的雌激素強烈,但大量攝入時仍可能影響荷爾蒙的平衡。
不過,適量的植物性雌激素有時反而能競爭性地減少真正雌激素的作用。常見的植物性雌激素食材包括:大豆製品、亞麻籽、紅花苜蓿、高纖維穀類、球花甘藍、花椰菜等。
植物性雌激素 | 動物性雌激素 | |
異黃酮類 | 豆科植物、紅花苜蓿 | 養殖的肉類、動物內臟、養殖的魚、蝦、蟹等
(養殖過程可能會有合成激素的殘餘物) |
木質素類 | 亞麻籽、高纖維穀類、胡蘿蔔、菠菜、球花甘藍、花椰菜 | |
香豆雌酚類 | 黃豆芽 | 蛋奶製品,如: 牛奶、奶油、乳酪、蛋等 |
皂苷類 | 山藥 |
二、環境賀爾蒙
環境賀爾蒙的危險在於其隱密性和持久性,而且又無所不在。環境賀爾蒙主要來自三大類來源:塑化劑(如鄰苯二甲酸酯)、工業污染物(如多氯聯苯、戴奧辛),以及農藥殘留(如DDT)。這些物質即使劑量極微小,長期累積也可能導致荷爾蒙失衡。
在日常生活中,最常接觸的環境賀爾蒙包括:
- 塑膠製品中的塑化劑和雙酚A
- 罐頭內層塗層的環境荷爾蒙
- 農藥殘留物
- 化妝品中的特定防腐劑
- 居家用品中的化學物質
這些物質會透過模仿或干擾天然荷爾蒙的方式,影響我們的內分泌系統。這些環境賀爾蒙不只可能刺激子宮肌瘤的生長,還可能引發其他問題,例如:乳癌、子宮內膜異常增生、前列腺癌、睪丸癌、青少年不正常性發育、降低生殖力、腦下垂體及甲狀腺功能異常等。
三、生長因子
生長因子是由許多不同類型細胞分泌的蛋白質,在人體中扮演細胞生長的調節者角色。最關鍵的包括胰島素樣生長因子(IGF)、表皮生長因子(EGF)和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研究發現,當這些生長因子與雌激素共同作用時,可能加速子宮肌瘤細胞的增生。
尤其高糖飲食會刺激胰島素樣生長因子的分泌,而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則會促進肌瘤的血管生成,為腫瘤提供更多養分。因此若不想刺激生長因子過度分泌,就得好好控制血糖。
四、不良的生活飲食習慣
我們的生活習慣看似簡單,卻可能深遠影響荷爾蒙平衡。過量飲酒不只損傷肝臟,更會影響肝臟代謝雌激素的能力,導致體內雌激素堆積。大量咖啡因會影響荷爾蒙分泌的節奏,可能干擾正常的內分泌平衡。而高糖高脂飲食不僅會導致體重增加,脂肪組織本身就能產生雌激素,形成惡性循環。
- 過量的酒精攝入
- 過度的咖啡因攝取
- 高糖高脂的飲食習慣
- 不當的食物加熱和儲存方式
- 缺乏運動的生活型態
了解這些可能影響子宮肌瘤的因素後,我們就能採取更積極的預防措施。例如,優先選用有機、無激素的肉類和蛋奶製品,適量攝取植物性雌激素,同時確保均衡的營養攝取。再來,在生活用品的使用上,盡可能選擇玻璃或不鏽鋼容器取代塑膠製品,特別是在加熱食物時。而保健食品的選擇上,也要特別留意成分表,避開含有可能影響荷爾蒙的添加物。同時,維持規律的運動習慣和健康的作息,這些都是有助於預防和改善子宮肌瘤的方法。
保健品中常見與賀爾蒙調節有關的成分?
在選購保健品時,常常會遇到標榜能調節荷爾蒙、改善更年期症狀或美容養顏的產品。但對於子宮肌瘤的高風險族群來說,這些含有荷爾蒙調節相關成分的產品需要特別注意,才不會讓子宮肌瘤的狀況更嚴重。
大豆異黃酮
大豆異黃酮能有效改善更年期症狀,特別是減緩熱潮紅的頻率和嚴重程度。臨床研究也顯示,它對於維持骨密度有正面效果。由於其分子結構與雌激素相似,能與體內的雌激素受體結合,在體內產生類似但較溫和的雌激素作用,因此當補充高濃度萃取的大豆異黃酮時,就要留意對體內賀爾蒙平衡的影響,但如果只是一般食用豆製品的劑量就不用特別擔心。
白高顆(野葛根)
白高顆富含異黃酮類物質,特別是補骨脂素(Puerarin)。研究顯示白高顆具有調節內分泌、改善更年期症狀的效果,也被證實有助於緩解戒斷症狀和宿醉。在東亞傳統醫學中,常被用於豐胸美容,主要是因為其植物性雌激素的作用。但同樣的,這也表示白高顆可能會刺激荷爾蒙敏感組織的生長。
葫蘆巴籽
這種古老的香料植物含有獨特的固醇皂苷,臨床研究證實葫蘆巴籽能促進乳汁分泌,並有助於血糖控制。研究也發現它具有提升睪固酮水平的潛力,可能對男性活力有幫助。不過由於其中的植物性雌激素成分會影響荷爾蒙平衡,因此需要謹慎使用。
紅花苜蓿
作為優質的植物蛋白來源,紅花苜蓿含有豐富的維生素K和礦物質。研究顯示其異黃酮成分有助於改善更年期症狀,而且對維持骨密度也有正面效果,和大豆異黃酮效果類似。雖然其雌激素活性相對較弱,但濃縮後的劑量還是得小心使用。
胎盤素
胎盤萃取物富含多種生長因子、胺基酸和維生素。研究顯示胎盤素能促進膠原蛋白合成,改善皮膚彈性。不過因為胎盤素含有多種生物活性物質,包括各種荷爾蒙和生長因子,使用時就要特別謹慎。
蜂王乳
蜂王乳具有提升免疫力的效果,其中含有的10-HDA(10-羥基-2-癸烯酸)是重要的活性成分。由於蜂王乳含有類似雌激素的活性物質,對於改善更年期症狀有幫助,還能促進細胞生長。不過,成分含有類雌激素物質,可能會影響荷爾蒙平衡。
脫氫異雄固酮(DHEA)
DHEA是體內重要的荷爾蒙前驅物質,臨床研究證實補充DHEA可以改善更年期症狀,增加骨密度,可能還有提升活力和改善情緒的效果。DHEA在體內可轉化為雌激素和睪固酮,因此需要在專業醫師指導下使用。
月見草油
月見草油中的γ-次亞麻油酸(GLA)有助於改善經前症候群症狀,特別是乳房脹痛和情緒波動。原理主要是藉由調節前列腺素的合成來發揮作用,雖然不直接作用於荷爾蒙系統,但對於荷爾蒙相關症狀有明顯改善效果,同理也會間接影響荷爾蒙平衡。
聖潔莓
聖潔莓能調節雌激素和黃體酮的平衡,有助於改善經前症候群和經期不適。聖潔莓能藉由影響多巴胺受體來調節泌乳素分泌,進而影響女性荷爾蒙平衡。臨床研究也支持其對於緩解痛經和週期性乳房脹痛的效果。
子宮肌瘤風險族群該如何挑選膠原蛋白?
任何育齡女性都有長子宮肌瘤的風險,因此在選購膠原蛋白時要特別小心。但該怎麼挑選膠原蛋白才能有效又安全呢?
一、膠原蛋白分子與含量
膠原蛋白分子量大小是一個重要的參考指標。分子量越小,越容易被人體吸收。優質的膠原蛋白產品通常會標示其分子量,且經水解後的分子量通常在2000道爾頓以下。不過不同用途可能需要不同大小的分子量,例如想要改善關節靈活度,反而需要較大分子量的膠原蛋白。
此外產品中膠原蛋白的含量也要注意,想要保養有感,含量要2500毫克到5000毫克。市面上許多產品會強調「添加膠原蛋白」,但實際含量可能很低,要仔細注意產品標示。
二、仔細研讀成分標示
雖然說最安全的挑選方式就是選擇「純」膠原蛋白產品,但既然都要補膠原蛋白了,當然希望可以有其他複方成份來幫助美容效果加乘。這時只要避免挑選到含有會影響賀爾蒙的成分,就會相對安全很多。不放心的話,可以挑選以維他命C、彈力蛋白、神經醯胺、玻尿酸等相對安全,不會對賀爾蒙造成影響的複方成份。
三、重視原料品質與來源
選擇膠原蛋白時,品牌的可信度非常重要。具有研發實力的知名大廠通常擁有專利技術或獨特製程,能夠確保產品品質的穩定性。同時,這些廠商也會提供完整的原料來源證明和品質檢驗報告。我們需要了解膠原蛋白的萃取來源(是來自魚類、豬或牛),以及原料的產地和製造國家。最好能選擇具有GMP或ISO等認證的產品,品質會相對安全有保障。
選擇膠原蛋白時,不要被華麗的包裝或誇大的宣傳所迷惑,仔細閱讀標示、確認複方成份、了解原料來源,就能為自己挑選到最適合的膠原蛋白,讓我們在照顧美麗的同時也守護健康。
子宮肌瘤風險族群的食物禁忌與生活建議
- 動物性荷爾蒙含量較高的食物需要特別留意,包括蜂王乳、蝦卵、蟹黃等。這些食物雖然營養豐富,但含有較高濃度的動物性荷爾蒙,可能影響子宮肌瘤的發展。
- 紅肉的攝取也要適度,過量的紅肉攝取不僅增加荷爾蒙負擔,還可能導致體內發炎反應增加。建議選擇瘦肉,並以適量為原則。
- 含糖和高油脂的食物也需要節制。糖分和油脂過量會導致體重增加,而脂肪組織會產生額外的雌激素,形成惡性循環。燒烤食物中可能含有致癌物質,也建議少吃。
- 良好的作息對荷爾蒙平衡極為重要,充足的睡眠能幫助身體修復,並維持荷爾蒙的正常分泌。建議保持規律的作息時間,避免熬夜。
- 長期的壓力會影響荷爾蒙的平衡,可能加重子宮肌瘤的問題。找到適合自己的紓壓方式很重要,可以是運動、冥想,或是培養興趣。
- 環境荷爾蒙的危害無所不在,建議自備環保餐具,減少使用塑膠製品,特別是在裝盛高溫食物時。選購保養品和清潔用品時,也要注意避免含有環境荷爾蒙的成分。
- 規律運動不僅能幫助維持健康體重,還能改善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建議每週進行適度的有氧運動和肌力訓練。
- 維生素D的補充也很重要,除了適度曬太陽外,也可以透過飲食或補充劑來攝取。但任何營養補充都建議先諮詢專業醫師的意見。
延伸閱讀:最新10款維他命D推薦,4個維他命D3推薦挑選重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