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衛福部國健署統計,18歲以上成人的高血壓盛行率達25.06%,平均每4人中就有1人罹患高血壓,且高血壓是心血管疾病、腦中風、糖尿病、腎臟病等慢性病的共同危險因子。國人對於自己有無高血壓大多都不清楚,年輕人對高血壓的認知率更是低。到底什麼是高血壓?血壓要維持多少才算是正常?以下告訴你調節血壓的幾個方法,讓你選離高壓生活!

什麼是高血壓?血壓的正常標準範圍是多少?

血壓是心臟收縮和舒張時血液對血管壁所造成的壓力,衡量壓力是以毫米水銀汞柱(mmHg)為單位,心臟收縮時的壓力稱為「收縮壓」,心臟舒張時的壓力稱為「舒張壓」,不論收縮壓或是舒張壓超過標準值都會稱為高血壓,高血壓其實是一個統稱的詞,其實可再分為「原發性高血壓」與「繼發性高血壓」兩種,各有不同的高血壓致病原因。

 

中華民國心臟學會針對高血壓的治療指引中,定義高血壓為標準值為140/90mmHg,和世界衛生組織(WHO)高血壓標準值相同。台灣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高血壓防治學習手冊》(1),高血壓根據血壓量測的數值,可以分為四個階段。當舒張壓或收縮壓其中一項超過標準值時,代表您可能有高血壓。

 

收縮壓

舒張壓

血壓正常

<120 mmHg

<80 mmHg

高血壓前期

120~139 mmHg

80~89 mmHg

第一期高血壓

140~159 mmHg

90~99 mmHg

160 mmHg以上

100 mmHg以上

 

另外,美國心臟協會(AHA)於2017年發布有關高血壓標準值的最新治療指引,重新定義血壓達收縮壓130 mmHg或舒張壓80 mmHg以上即為高血壓。這是美國醫學界2003年以來首度更新有關血壓檢測與治療的指引,而先前的高血壓定義為140/90mmHg以上即為高血壓,但研究發現許多患者在血壓低於這些數值時,也會出現高血壓併發症,對患者而言是一個警訊,表示健康亮黃燈,必須開始控制血壓,不見得一定要吃藥(2)。目前WHO和中華民國心臟學會對高血壓的定義仍維持140/90mmHg。未來是否會比照美國心臟協會下修高血壓標準,可以再多加關注。

 

高血壓的原因,原發性vs繼發性

原發性高血壓指的是找不到一個特定原因所造成的高血壓,將近有9成的高血壓病患屬於原發性高血壓,推測原因與遺傳、性別、年齡或生活型態(如重口味、過胖、低活動、壓力、酗酒、抽菸等)有關。

而繼發性高血壓則是指有特定原因所造成的高血壓,這類的高血壓只要將致病因素移除,血壓就能夠回到正常。繼發性高血壓患者約佔總病例的5%,其原因主要是如懷孕、腎臟疾病、腫瘤、主動脈狹窄、內分泌異常、睡眠呼吸中止症等有關。另外,若有服用口服避孕劑、類固醇、免疫抑制劑、安非他命等藥物,也可能引發繼發性高血壓(3)

 

高血壓有哪些症狀?

高血壓經常沒有症狀,有些人和高血壓相處多年都不知道,即使血壓已經飆高也不會感覺身體不適,因此往往第一次發現時,就是中風。有些對血壓敏感的人會有頭痛、耳鳴、心悸等狀況。

根據美國心臟病協會(AHA)統計,如果有眼白有血、臉色泛紅和頭暈都要十分小心懷疑是高血壓造成的,血壓變化會非常快速,所以有些症狀也會很突然產生,像是劇烈頭痛、喘不過氣、流鼻血,都要馬上量測血壓,血壓如果測得180/120mmHg一定要儘速就醫(4)

 

在醫院量血壓很高,是真的高嗎?如何正確量測血壓?

很多人都有在醫院量血壓很高,但是回到家之後量血壓又是正常的經驗。這就是所謂的「白袍高血壓」。主要是因為就診時的緊張情緒,造成血壓不穩定。相反的,有另外一種狀況是,在家裡血壓都很高,但到醫院就診的時候,量起來都是正常,這種稱做「隱匿型高血壓」(masked hypertension)。

這些都是要強調,居家定時量測血壓的重要性!醫師沒辦法單純靠一次的血壓數值就診斷高血壓。如果像是「白袍高血壓」的病人,其實平常血壓都是正常,其實不需要做治療。但「隱匿型高血壓」的病人,由於平常就是處於高血壓的狀況,就需要積極接受治療,避免後續高血壓的併發症出現。

 

因此,正確量測和記錄血可以幫助醫師準確地評估您的身體狀況,因此量測的時間點、姿勢和計算方式都很重要。您可以依照以下建議的方式,同時每天把您的血壓記錄起來。

  • 早晚各量一次

  • 量血壓前一小時內不吃東西、喝咖啡、抽菸,以及半小時不運動

  • 量之前休息五分鐘

  • 每個時段量2-3次取平均值,每次間隔1-2分鐘

 

高血壓造成的疾病風險

高血壓造成的疾病風險不容小覷,因血壓升高,血管壁承受的壓力越大,使得動脈內膜會增厚管壁會硬化狹窄,進而也會影響心臟的功能,增加心臟病風險,臨床研究發現高血壓使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增加了兩倍至四倍,猝死、梗塞、心衰竭和中風的機率也很高(5)。除了心血管疾病,高血壓造成的併發症相當多,只要有血管經過的器官都會影響,包含腦、心、腎臟和眼睛,因高血壓會破壞微血管的管壁,而富含微血管的器官就像是腎臟和眼睛,進而影響腎臟功能、視網膜病變、腦病變等等(6)

 

6個預防和治療高血壓的方法

研究發現亞洲人收縮壓只要高於130mmHg,每上升10mmHg,中風風險就會大幅上升(7)。所以除了常常要監控血壓,對於高血壓患者除了醫師會評估開藥之外,其實從生活型態做改善對於調降血壓也是有幫助的,根據2015年台灣心臟病學會和台灣高血壓學會高血壓管理指南,有提到以S-ABCDE的生活型態調整方式協助高血壓患者控制血壓(8)

生活型態調整方式
S-ABCDE

建議要點

預期可下降收縮壓的幅度

控制鈉量
Sodium restriction

2-4公克/天

2.5mmHg/每公克鈉

酒精限制
Alcohol limitation

男性<30公克/天
女性<20公克/天

2-4 mmHg

控制體重
Body weight restriction

BMI:22.5-25.0

1 mmHg/每公斤體重

戒菸
Cigarette smoking cessation

戒菸

吸菸會造成血壓升高。

吸菸也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如中風、心肌梗塞)

飲食調整
Diet adaptation

DASH得舒飲食

10-12 mmHg

運動習慣
Exercise adoption

每週3-4天,每天至少40分鐘

3-7 mmHg

 

其中得舒飲食降低血壓的效果最為顯著,研究顯示可以降低10-12mmHg。得舒飲食建議是攝取全穀雜糧如糙米飯、全麥麵包、使用白肉(魚、家禽)替代紅肉、低脂低油、及提高蔬菜水果的攝取。

 

除了以上生活型態的調整有助血壓控制,也可以藉由一些營養素來協助調控血壓,像是魚油、輔酶Q10、納豆激酶、黑蒜和山楂花葉都有臨床文獻提到其對於血壓控制的好處。

 

魚油

研究結果顯示魚油對血壓具有降低收縮壓的作用,每攝取1公克Omega-3脂肪酸可以降低收縮壓0.66mmHg和舒張壓0.35mmHg,且同時患有高血壓和動脈粥狀硬化或高膽固血症的受試者,攝取魚油對於血壓調控的作用更加明顯(9)

 

輔酶Q10

根據一篇針對12個臨床實驗分析發現,在高血壓患者補充輔酶Q10可使收縮壓降低17mmHg和舒張壓降低10mmHg,且沒有明顯的副作用(10)

 

納豆激酶

臨床實驗發現補充納豆激酶可以降低收縮壓和舒張壓,可為幫助預防和治療高血壓很重要的選擇之一(11),研究指出主要因納豆激酶是納豆中最有效的成分,具有強大分解纖維蛋白的活性,可以抗高血壓、抗動脈粥樣硬化以及降血脂、抗血小板以及具有神經保護等的作用(12)

 

大蒜

大蒜萃取物含有效成分S-allylcysteine,臨床研究發現給予50位受試者,連續補充黑蒜萃取物12週,可以有效降低收縮壓,且效果與第一線高血壓用藥相當(13)。在另一個臨床研究分別給予75名受試者不同劑量的大蒜萃取物連續12週,發現使用高劑量的組別能有效降低收縮壓,可被作為輔助高血壓治療的營養補充來源(14)。因此若能在適當的運動配合下,適量攝食大蒜、黑蒜等

 

高血壓可怕的地方在於常常不會有症狀,因此會被大家所忽略,等到中風或是心臟病發才來控制,其實都為時已晚。因此定期、正確地監控血壓是十分的重要,也能了解自我的身體狀況。如果在調整生活型態仍不能有效控制血壓,就建議進一步到門診與醫師討論使用藥物,切勿自行亂服藥,如果要做藥物治療也請勿自行亂停藥,否則血壓再上升,會對心血管造成很大的傷害,甚至性命危險。

聲明:(本站所提供的訊息是以現狀為基礎,並不代表是正確、完整、及時、適當。所有資訊及產品不能被用於診斷、治療、治癒或預防任何疾病,也無法取代專業醫生的診斷及建議,對於資訊的任何錯誤、遺漏不負任何責任,亦無法對讀者應用本網站內容之結果負責。建議就身體狀況,向專業醫療人士尋求具體方案及處方,切勿拖延與濫用。)

1、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高血壓防治學習手冊》
2、Whelton PK, Carey RM, Aronow WS, Casey DE Jr, Collins KJ, Dennison Himmelfarb C, DePalma SM, Gidding S, Jamerson KA, Jones DW, MacLaughlin EJ, Muntner P, Ovbiagele B, Smith SC Jr, Spencer CC, Stafford RS, Taler SJ, Thomas RJ, Williams KA Sr, Williamson JD, Wright JT Jr. 2017 ACC/AHA/AAPA/ABC/ACPM/AGS/APhA/ASH/ASPC/NMA/PCNA Guideline for the Prevention, Detection,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of High Blood Pressure in Adults: 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 o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Hypertension. 2018 Jun;71(6):e13-e115. doi: 10.1161/HYP.0000000000000065. Epub 2017 Nov 13. Erratum in: Hypertension. 2018 Jun;71(6):e140-e144. PMID: 29133356.
3、Elliott WJ. Systemic hypertension. Curr Probl Cardiol. 2007 Apr;32(4):201-59. doi: 10.1016/j.cpcardiol.2007.01.002. PMID: 17398315.
4、What are the Symptoms of High Blood Pressur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5、Kannel WB. Risk factors in hypertension. J Cardiovasc Pharmacol. 1989;13 Suppl 1:S4-10. doi: 10.1097/00005344-198900131-00003. PMID: 2468976.
6、Doyle AE. Hypertension and vascular disease. Am J Hypertens. 1991 Feb;4(2 Pt 2):103S-106S. doi: 10.1093/ajh/4.2.103s. PMID: 2021454.
7、Park JB, Kario K, Wang JG. Systolic hypertension: an increasing clinical challenge in Asia. Hypertens Res. 2015 Apr;38(4):227-36. doi: 10.1038/hr.2014.169. Epub 2014 Dec 11. PMID: 25503845; PMCID: PMC4396396.
8、Chiang CE, Wang TD, Ueng KC, Lin TH, Yeh HI, Chen CY, Wu YJ, Tsai WC, Chao TH, Chen CH, Chu PH, Chao CL, Liu PY, Sung SH, Cheng HM, Wang KL, Li YH, Chiang FT, Chen JH, Chen WJ, Yeh SJ, Lin SJ. 2015 guidelines of the Taiw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and the Taiwan Hypertension Society for the management of hypertension. J Chin Med Assoc. 2015 Jan;78(1):1-47. doi: 10.1016/j.jcma.2014.11.005. Epub 2014 Dec 26. PMID: 25547819.
9、Morris MC, Sacks F, Rosner B. Does fish oil lower blood pressure? A meta-analysis of controlled trials. Circulation. 1993 Aug;88(2):523-33. doi: 10.1161/01.cir.88.2.523. PMID: 8339414.
10、Rosenfeldt FL, Haas SJ, Krum H, Hadj A, Ng K, Leong JY, Watts GF. Coenzyme Q10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a meta-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trials. J Hum Hypertens. 2007 Apr;21(4):297-306. doi: 10.1038/sj.jhh.1002138. Epub 2007 Feb 8. PMID: 17287847.
11、Kim JY, Gum SN, Paik JK, Lim HH, Kim KC, Ogasawara K, Inoue K, Park S, Jang Y, Lee JH. Effects of nattokinase on blood pressure: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Hypertens Res. 2008 Aug;31(8):1583-8. doi: 10、1291/hypres.31.1583. PMID: 18971533.
12、Chen H, McGowan EM, Ren N, Lal S, Nassif N, Shad-Kaneez F, Qu X, Lin Y. Nattokinase: A Promising Alternative i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Biomark Insights. 2018 Jul 5;13:1177271918785130. doi: 10.1177/1177271918785130. PMID: 30013308; PMCID: PMC6043915.
13、Ried K, Frank OR, Stocks NP. Aged garlic extract lowers blood pressure in patients with treated but uncontrolled hypertension: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Maturitas. 2010 Oct;67(2):144-50. doi: 10.1016/j.maturitas.2010.06.001. Epub 2010 Jul 1. PMID: 20594781.
14、Ried K, Frank OR, Stocks NP. Aged garlic extract reduces blood pressure in hypertensives: a dose-response trial. Eur J Clin Nutr. 2013 Jan;67(1):64-70. doi: 10.1038/ejcn.2012.178. Epub 2012 Nov 21. PMID: 23169470; PMCID: PMC356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