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胃潰瘍別輕忽,小心癌症報到!醫師帶你了解胃潰瘍的症狀、飲食與治療

胃潰瘍是什麼?

當食物被我們吃下,進入消化道後,器官會分泌消化酵素將食物分解為小分子幫助身體吸收。胃是主要分解蛋白的器官,而胃液的消化能力主要依賴胃酸。在強酸性的環境下,胃液中其他的消化酵素才能發揮功能。一般狀況下,胃黏膜細胞演化成可以對抗胃酸的侵蝕,並且有源源不絕的新生細胞汰換老去受傷的細胞,不至於因為刺激造成胃壁的損傷。

然而當這個保護的機制被削弱或失去作用,使得胃酸侵蝕程度超越胃黏膜自我修復的能力,就會讓胃壁開始受損。一旦產生較為嚴重的受損造成傷口,便是所謂的「胃潰瘍」。胃潰瘍除引發疼痛不適以外,嚴重胃潰瘍可能會造成血管的破裂造成上消化道出血,甚至造成胃壁全層的破損形成穿孔,必須緊急開刀才能救命。

 

造成胃潰瘍的原因有哪些?

一般民眾常認為壓力是胃潰瘍的主因。然而事實上,胃潰瘍的發生往往有更明確的原因。醫學上所謂的「壓力性潰瘍 (stress ulcer) 」指的是身體因為嚴重外傷或急性重症,連帶影響胃黏膜的修護機制,引起續發性的胃潰瘍,並非指因為生活壓力或心情焦慮導致。

胃潰瘍最常見的兩大致病因素為:幽門螺旋桿菌 (Helicobacter pylori) 感染,以及長期使用特定類型的止痛藥(稱為「非類固醇性抗發炎藥物」,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吸菸、大量飲酒、慢性疾病如慢性肝炎、高血壓和糖尿病也屬於胃潰瘍的危險因子(2) 。胃癌或其他轉移至胃的惡性腫瘤也可能以潰瘍的形式表現。

  •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此細菌可以生活在胃酸環境中不被消化。它主要藉由慢性發炎,破壞胃黏膜的保護機制引發潰瘍,並可能引起消化不良、甚至提高胃癌的機率(3)。幽門桿菌的傳播主要靠唾液、食物、水甚至烹飪器具傳播至體內。台灣民眾約有兩成到四成的比例患有幽門螺旋桿菌(4)。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感染患者罹患潰瘍的機率高達一般人的10倍(5),但不一定會有任何症狀(6),需要藉由相關檢查如胃鏡、幽門桿菌檢驗如吹氣、糞便、血液檢驗才能得知感染。

  • 非類固醇性抗發炎藥物 (NSAID)

    並非所有的止痛藥都會傷胃,例如普拿疼就屬於安全的藥物。非類固醇性抗發炎藥物雖也廣被使用、效果良好,但長期使用卻會顯著增加胃潰瘍風險高達 20 倍。這些止痛藥成分包含阿斯匹林 (aspirin)、布洛芬 (ibuprofen)、雙氯芬酸 (diclofenac) 等。NSAID止痛藥成分會干擾胃黏膜細胞以及胃酸中和物的生成,並可藉由抑制 COX-1 受器,減弱血液循環,進而影響胃黏膜細胞修復而引發潰瘍。具有下列危險因子的民眾,服用 NSAIDs 引發胃潰瘍的風險可能進一步增加(7)

    • 年紀70歲以上
    • 女性
    • 使用兩種以上的 NSAIDs止痛藥
    • 長期規律的服用NSAIDs止痛藥
    • 有消化性潰瘍病史
    • 本身有兩種以上的慢性疾病
    • 服用骨質疏鬆症藥物
    • 長期吸菸、飲酒

如有以上風險的民眾,建議門診與醫師討論後選擇止痛藥,或選擇普拿疼等較為安全的藥物。

 

胃潰瘍有哪些症狀?

胃潰瘍並不一定會引發明顯不適,但可能與下列症狀有關(6)(7)

  • 上腹部悶痛
  • 空腹時疼痛感明顯,而進食後即感到舒緩
  • 消化不良、脹氣
  • 打嗝頻率增加
  • 體重減輕
  • 嘔吐或噁心感
  • 食慾下降
  • 解出黑色柏油便或大量血便
  • 不明原因的貧血、或缺鐵性貧血

要注意胃潰瘍本身可能伴隨潛在的胃癌,且嚴重的胃潰瘍除可能造成出血,亦可能產生胃穿孔等急症。因此當出現以上症狀,建議盡早就診諮詢醫師,評估是否需做進一步檢查。

 

胃潰瘍在什麼情況需要就醫?

當胃潰瘍症狀持續超過一週以上,建議門診就醫評估。若未察覺症狀而胃潰瘍惡化時,可能會有許多併發症,當察覺到下列症狀時,請盡速就醫或至急診就診:

  • 胃出血 – 此為最常見的併發症,可能出現黑色柏油狀糞便、大量血便,亦可能出現慢性貧血症狀(8)
  • 營養不良 – 胃潰瘍與嚴重的發炎可能導致食物無法妥善分解或影響食慾,進而造成維生素與礦物質缺乏、免疫力下降、骨質與皮膚變得脆弱等(9)
  • 胃穿孔 – 由於消化液滲出胃,可能會有劇烈腹痛甚至腹膜炎感染造成休克(10)

當臨床醫師懷疑為胃潰瘍,藥物治療一至兩周未好轉;或 40 歲以上未曾接受過胃鏡的民眾,可能會建議進一步的檢查以釐清病因,改善治療的效果。

 

胃潰瘍治療方法

胃潰瘍的治療在傳統上使用制酸劑(如胃乳片)抑制胃酸,近年來有更多效果良好的藥物(如第二型抗組織胺阻斷劑,或質子幫浦抑制劑 PPI),其中  PPI 更已經是胃潰瘍與十二指腸潰瘍的標準治療。不過根據健保規定,大部分患者須有胃鏡報告確認方可給付使用。此外在潰瘍的急性期,合併使用黏膜保護劑也可以減輕不適,輔助癒合。

PPI 為首的抑制胃酸藥物,可以促進潰瘍的癒合,並減少相關的胃出血事件。對於長期必須服用阿斯匹靈、抗凝血藥物、或 NSAIDs 的患者,更可以降低後續胃出血與潰瘍發生的機會。但如果患者的潰瘍是由幽門桿菌引起,則需要服用 10-14 天的抗生素,將幽門桿菌徹底根除,才能減少未來潰瘍復發的機會(11)

在過去治療尚未如此進步時,患者可能較常因胃穿孔需要緊急外科手術,或採用部分胃切除/迷走神經截斷方式減少胃酸與潰瘍復發,如今像後者這種抗胃酸手術幾乎已不復見。然而對於胃鏡確認有胃潰瘍的患者,仍必須小心追蹤確認痊癒,以免產生併發症。

 

胃潰瘍飲食注意事項

通常胃潰瘍若有合併腸胃出血,在前面的 1-3 天可能會依醫囑建議禁食觀察,或採用清流質飲食 (完全清澈的液體如開水、運動飲料與茶類),再慢慢增加。以上的建議並非由於進食會刺激潰瘍出血,而是為必要時的緊急胃鏡檢查做準備。當醫師判斷潰瘍趨於穩定,出血機率降低,即可恢復正常進食。

不過為減緩症狀,對於胃潰瘍出血後或腹痛的患者,在飲食模式上可以考慮溫和飲食,挑選低刺激、低纖維、好消化以及營養足的飲食組合,同時能夠定時定量,盡量減少胃的負擔和刺激,讓胃潰瘍有修復的時間。在這期間也建議避免飲酒,並根據症狀減少咖啡、濃茶、甜食的攝取。不易消化的食物如糯米製品等也宜避免以減少腹脹不適(12)(13)

目前的醫學實證並無任何特定的食物可以取代潰瘍藥物以及幽門螺旋桿菌的治療。但有部分天然食物或飲食成分如花椰菜、或發酵食物味增酸菜泡菜(13) 、以及猴頭菇(14)麩醯胺酸等(見於肉類、雞蛋、乳製品及蔬果中)(15)在動物或體外實驗對於抑制幽門螺旋桿菌或減緩潰瘍發炎有幫助。我們建議胃潰瘍患者仍須均衡營養,在遵照醫囑治療之餘,適量攝取上述食物或許會有一定幫助。

至於益生菌目前對於胃潰瘍的角色仍無定論,有些研究報告認為其對於幽門螺旋桿菌治療有加成作用。原則上平時若在服用者不須因為罹患胃潰瘍而停用。但若希望作為搭配治療的保養,建議可向醫師諮詢評估。

 

胃潰瘍該如何追蹤檢查?

許多胃潰瘍在按時服藥、調整生活飲食習慣下,能夠在一到兩個月內改善痊癒。但如果沒有解決根本的原因,例如治療幽門螺旋桿菌,或是停用 NSAID,便會影響治療效果,甚至一再復發。此外也要留意少數的胃潰瘍潛藏胃癌的病變,因此規則追蹤也是相當重要的。

一旦經由胃鏡診斷胃潰瘍,通常會視情形在一到三個月後追蹤胃鏡,評估癒合的情形,同時追蹤幽門螺旋桿菌是否清除乾淨。追蹤時若發現潰瘍癒合情況不佳,或懷疑有惡性病變,都會安排胃鏡切片檢查以排除潛藏的胃癌

曾罹患幽門螺旋桿菌的患者,有些會因長期的發炎導致胃部萎縮(萎縮性胃炎),甚至產生癌前病變(稱為腸上皮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這些變化即使殺菌成功亦不會完全消失。對於有以上其中一種變化的患者,胃癌的機率都會高於一般人。建議可以每三年定期追蹤胃鏡,並確保徹底治療幽門螺旋桿菌以降低胃潰瘍及胃癌風險。

健康專科 Health Specialty 提供醫生、護理師、營養師等專家對於健康傳遞正確的資訊,對於疾病的症狀、治療、預防、保養一手掌握,若您也喜歡這樣的資訊,歡迎傳遞給更多人知道。

Copyright © 2024 健康專科 Health Specialty All Right Reserved.

探索更多來自 健康專科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