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專科醫師帶你了解如何檢測腸躁症以及症狀有哪些、該如何治療

什麼是腸躁症?

腸躁症最早於19、20世紀被提出,早期腸躁症並未有確切定義,大多是在排除患者有惡性腫瘤、發炎或感染,甚至經歷了不必要的手術仍無好轉,治療方向才轉向腸躁症。直到1978年,第一個依據專家共識所提出的曼寧標準(Manning Criteria)誕生。後續又再有更精確的修正認定標準,成為現今普遍使用的羅馬標準(Rome IV Criteria)。腸躁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是一種慢性消化系統功能失調疾病,依據患者的症狀區分為腹瀉型(IBS-D)、便秘型(IBS-C)和混和型(IBS-M)。患者可能會經歷頻繁的腹痛、腹瀉、便秘或脹氣等症狀(1)

 

如何檢測是否患有腸躁症?

目前缺乏有效的理學檢查或血液生化指標,臨床上的診斷依據最新的羅馬準則,在過去12週裡,每週至少有一天持續或反覆出現腹痛,並在未使用止瀉劑或瀉劑下,符合至少下列兩項敘述(3)(4)

  • 排便後腹痛緩解
  • 腹痛伴隨排便頻率的改變
  • 腹痛伴隨排便形態或外觀的改變,並依糞便型態分為四種:
    • 腹瀉型 (IBS-D) – 25% 以上的型態為糊狀或水狀;硬的或多塊狀的型態少於 25%
    • 便祕型 (IBS-C) – 25% 以上的型態為硬的或多塊狀;糊狀或水狀的型態少於 25%
    • 混和型 (IBS-M) – 25% 以上的型態為硬的或多塊狀;糊狀或水狀的型態亦大於 25%
    • 其他 (IBS-U) – 未符合上述三種
  • 在確診前已有症狀長達 6 個月

 

若患者符合上述症狀且併有其他警戒症狀,如:發燒、胃腸道出血、體重減輕、貧血 或腹部腫塊等,醫師可能會針對不同類型的腸躁症,安排相對應的檢查(5)

  • 糞便培養 – 懷疑有寄生蟲感染時採用
  • 麩質不耐症篩檢 – 可藉由抽血檢驗IgA初步評估患者的症狀是否與麩質不耐症有關
  • 24小時糞便收集 – 排除滲透性或分泌性腹瀉
  • 內視鏡檢查 – 排除可能發生消化道發炎(克隆氏症、潰瘍性結腸炎)、腫瘤或是頻繁使用瀉藥導致的大腸黑病變 (Melanosis coli)。

 

腸躁症的症狀有哪些?

腸躁症的腸胃相關症狀如(5)

  • 脹氣
  • 產氣量增多
  • 胃食道逆流
  • 吞嚥困難
  • 容易有飽足感
  • 消化不良
  • 腹痛

腸胃道以外的相關症狀如(5)

  • 性功能異常
  • 性交疼痛
  • 月經異常
  • 頻尿

 

腸躁症要如何治療? 如何改善腸躁症?

前往就醫後,醫師可能會安排必要檢查並以藥物治療,治療方向和用藥大致分為以下3大方向(3)

  • 止瀉藥
  • 緩解便秘
  • 緩解腹痛

 

除了醫師處方的藥物治療外,我們也可透過飲食改變以改善腸躁症:

  • 限制麩質食物攝取,麩質(gluten)主要存在於大麥、小麥、燕麥與其相關加工製品等食物。研究顯示,已排除乳糜瀉的腸躁症患者在採用無麩質飲食後,症狀顯著改善(6)(7)
  • 採用 FODMAP 飲食原則,有些特定的碳水化合物無法在小腸被消化吸收,因而滯留在腸道中發酵產氣,或是會造成過多的水分移動到腸道中,造成脹氣、腹痛、腹瀉、腹部痙攣等症狀。這些成分詳敘如下:
    • F (Fermentable):無法被消化或吸收的短鍊碳水化合物,會被腸道細菌發酵產生氣體
    • O (Oligosaccharides):寡糖如半乳寡糖、果聚糖,存在於某些蔬果、豆類、穀類、堅果及茶類等
    • D (Disacchareides):雙糖如乳糖,存在於乳製品
    • M (Monosaccharides):單醣如果糖,存在於大部分水果、部分蔬菜及甜味劑
    • P (Polyols):多元醇如山梨醇、甘露醇,存在於某些蔬果及人工甜味劑

    研究顯示,在以前從未採用過 FODMAP 飲食的腸躁症患者,實施 FODMAP 飲食後顯著改善消化道不適症狀(8)

 

另外,也可藉由補充經科學證實有益於腸躁症的營養品來改善症狀:

  • 益生菌:
    益生菌可藉由多種機制達到改善腸躁症的效果。研究顯示,腸躁症患者使用比菲德氏菌(Bifidobacterium infantis)相較於安慰劑組,顯著改善腹痛、脹氣以及腸道蠕動困難等症狀(9)(10)。隨機對照臨床實驗,收錄113位受使者,給予補充乾酪乳桿菌(Lactobacillus casei)和嗜酸乳桿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連續12週,可以有效緩解腸躁症的症狀(11)
  • 麩醯胺酸:
    為一種條件式必需胺基酸,有助於恢復小腸黏膜細胞正常的滲透性,可減少小腸黏膜組織受傷後細菌感染或受毒素侵害的狀況。一項為期8週的臨床試驗顯示,腸躁症併有小腸過度滲透情況的患者,每日使用三次 5 公克的麩醯胺酸,顯著改善所有腸躁症的相關症狀,並恢復小腸的滲透性至正常狀態(12)
  • 益生質:
    為人體內好菌的養分物質,有助於體內好菌的生長(13)。研究顯示腸躁症患者補充益生質(半乳寡糖,GOS)連續4週後,不論是高劑量組(每日7公克)或是低劑量組(每日3.5公克),對於消化道症狀均有顯著改善(14)

延伸閱讀:益生菌怎麼挑?最新益生菌推薦:11大品牌益生菌比較評比懶人包

腸躁症患者不僅需經歷長期頻繁的腸胃道不適症狀,其心理健康與生活品質也因此大幅影響。我們無法改變罹病的事實,但可藉由調整飲食,並適時補充有益於腸躁症的營養補充品,如:益生菌、益生質與麩醯胺酸,來改善腸躁症的不適症狀。

延伸閱讀

便秘怎麼辦?可以吃什麼?3招有效改善便秘的方法

益生菌功效有哪些? 5個益生菌功效,搭配正確吃法效果更好

怎樣才算便秘?便秘的原因?便秘又該怎麼辦?專科醫師來解答!

健康專科 Health Specialty 提供醫生、護理師、營養師等專家對於健康傳遞正確的資訊,對於疾病的症狀、治療、預防、保養一手掌握,若您也喜歡這樣的資訊,歡迎傳遞給更多人知道。

Copyright © 2024 健康專科 Health Specialty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