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1918 年流行病興起,流行性感冒一直是全球人類主要的健康威脅之一。最近一次全球大流行是 2009 年的 H1N1 病毒,已知確診死亡數為 18,500 人。在台灣,流感季節大多從12月開始,1-2月為高峰期(1)。流行性感冒與一般感冒有何不同?我們又可以怎麼做來預防感染呢?
流行性感冒是什麼?
流行性感冒的病毒株具有高度傳染力,並持續演化,上述特性可能造成季節性或特定年度的大爆發。流感病毒藉由空氣傳播,感染呼吸道系統:鼻子、口、咽喉與肺部。咳嗽、噴嚏、近距離交談或是接觸易汙染的物體表面如:門把、握手、手機、鍵盤後,再觸摸自己的眼、口、鼻,這些都是流感病毒傳播的途徑。在症狀發生的第3到4天,是病毒傳播力最強的時候;然而,健康患者也可能在症狀發生前傳染給他人。感染後病毒傳染力可能持續 5-7 天,而症狀可能持續2週,甚至更長。幼童、老年人、孕婦、免疫系統低下患者,以及有多種慢性疾病的患者,均為流行性感冒的高危險族群(2)。
流行性感冒有分那些型?
感染宿主為人類的流感病毒主要為A、B、C三型(2):
-
A 型流感病毒 – 感染宿主不一定為人類,會造成每年季節性的流行性感冒。由於病毒表面結合的蛋白種類繁多,因此區分為多種亞型,HA 醣蛋白是病毒能夠附著到細胞的重要工具,是誘發免疫反應最主要的抗原;NA 醣蛋白則催化病毒自宿主細胞釋出,以進行病毒擴散。A 型流感病毒目前主要可分為 H1N1 與 H3N2 兩大類病毒株。
-
B 型流感病毒 – 感染宿主主要為人類,會造成每年季節性的流行性感冒。
-
C 型流感病毒 – 感染宿主僅為人類,感染後多為較輕微的呼吸道症狀,零星案例與爆發地區性小,通常不會成為流行性病毒傳染,也多不在流感疫苗的考量。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 (WHO) 定義,流行性 (epidemic) 指的是在特定時間預期出現的病毒傳染,感染案例於短時間內激增,或是傳播變得難以控制;而全球大流行 (pandemic) 的則為某一種人類尚無法免疫的新型傳播疾病,於某一時期同時在全球已超乎預期的速度與規模流行。衡量指標在於疫情是否橫跨地理限制、流行於世界多國。過去被公認的全球大流行流行病有:14 世紀的黑死病、19 世紀末的天花、1918 年的西班牙流感、1981 年的愛滋病毒,以及最近一次 2009 年的 H1N1 流感(2)。
流行性感冒的症狀和一般感冒有什麼差異?
流行性感冒與一般感冒均為病毒導致之上呼吸道感染,且具有相似的症狀。在上呼吸道感染中,鼻病毒為最常見的病毒,約佔 30%-50%;冠狀病毒則為第二常見病毒;流感病毒約佔一般感冒案例的 5-15%。感冒症狀會因患者的年紀、生理狀況以及免疫反應而有很大的變異,不過流行性感冒與一般感冒還是有些微差異,整理如下(3)(4):
流行性感冒 | 一般感冒 | |
症狀開始 | 突然發作 | 平緩 |
發燒 | 常見 | 少見 |
痠痛 | 常見 | 輕微 |
發冷 | 常見 | 少見 |
疲倦虛弱 | 常見 | 有時候 |
鼻水 | 有時候 | 常見 |
咳嗽 胸部不適 |
常見 | 輕微至中度 |
喉嚨痛 | 有時候 | 常見 |
頭痛 | 常見 | 少見 |
症狀強度 | 較強烈 | 較輕微 |
併發症 | 較易出現肺炎、續發性細菌感染或需要住院 | 少見 |
流行性感冒的死亡率
近期,世界衛生組織 (WHO) 估計全球每年有三到五百萬嚴重流感案例,而流感的全因死亡率約為 25 萬至 50萬人。且在 65 歲以上族群,流行性感冒的相關死亡率為 65 歲以下族群的 26 倍(5)。在台灣,門診流感患者約有 0.5% 需要住院,其中 7% 患者有嚴重的併發症可能會轉往加護病房,這部分患者的死亡率約為 20%(6)。
如何預防流行性感冒?
降低罹患流行性感冒風險,以及減少流感併發症最好的辦法就是每年接種疫苗,不過我們仍可藉由改善一些日常習慣,來預防流行性感冒(7)。
-
避免與生病患者近距離接觸,如果自己生病也盡量避免與他人接觸。
-
咳嗽或流鼻水時需要遮掩口鼻
-
經常洗手
-
避免在沒有洗手的情況下觸摸眼睛、鼻子、嘴巴
-
經常清潔、消毒被頻繁碰觸的物體表面
-
飲食上,維持三大營養素與礦物質的營養均衡,多攝取原形食物,減少食用加工食品、精緻澱粉。
-
維持適當頻率的運動
-
充足睡眠
-
營養素補充:
-
維生素 C – 研究顯示,每日補充1000毫克維生素 C 可縮短 8% 病程長度,舉例來說,如果一般感冒症狀持續 7-10 天,維生素 C 可縮短 1.5-2 天的病程。另一項研究,受試者每日補充 200-2000 毫克的維生素 C,可以減少 50% 的感冒發生率(8)。
-
維生素 D – 在人體免疫系統扮演重要的角色,一項刊登於英國醫學雜誌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BMJ) 的大型回顧性研究,一共收錄 25個臨床實驗共11,000 位受試者,結果顯示維生素 D 可降低 12% 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發生率(9)。
-
接骨木莓萃取物 –是歐洲接骨木樹的深紫色漿果,是歐洲人家庭必備草藥,富含生物類黃酮、花青素等,具有強力的抗氧化作用。研究顯示,接骨木莓可減緩病毒感染的症狀,具有抗病毒作用(10)。
-
鋅 – 微量元素鋅是人體必需礦物質,參與體內許多的生化反應,尤其是免疫蛋白的合成和作用,都是缺鋅不可。研究發現補充礦物質鋅,對於免疫調節有幫助,可縮短感冒的病程及降低症狀的嚴重性(8)。
流行性感冒是個年度季節性爆發的疾病,與一般感冒的差異在於,流感的症狀比較嚴重,有較高的併發症發生率並增加醫療負擔。流感高危險族群有幼童、65 歲以上人口、免疫系統低下患者,及有多種慢性病的患者,這類患者由於免疫系統較差,往往會有較嚴重的併發症及預後不佳等狀況。除了每年接種流感疫苗外,我們可藉由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遵循健康飲食原則、維持良好的運動習慣,並適時補充可提升免疫力的營養素來預防流感,不僅保護自己,也同時守護家人的健康。
聲明:(本站所提供的訊息是以現狀為基礎,並不代表是正確、完整、及時、適當。所有資訊及產品不能被用於診斷、治療、治癒或預防任何疾病,也無法取代專業醫生的診斷及建議,對於資訊的任何錯誤、遺漏不負任何責任,亦無法對讀者應用本網站內容之結果負責。建議就身體狀況,向專業醫療人士尋求具體方案及處方,切勿拖延與濫用。)
2、Keilman LJ. Seasonal Influenza (Flu). Nurs Clin North Am. 2019 Jun;54(2):227-243. doi: 10.1016/j.cnur.2019.02.009. PMID: 31027663.
3、Eccles R. Understanding the symptoms of the common cold and influenza. Lancet Infect Dis. 2005 Nov;5(11):718-25. doi: 10.1016/S1473-3099(05)70270-X. PMID: 16253889; PMCID: PMC7185637.
4、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 Influenza (Flu) –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old and Flu
5、Paget J, Spreeuwenberg P, Charu V, Taylor RJ, Iuliano AD, Bresee J, Simonsen L, Viboud C; Global Seasonal Influenza-associated Mortality Collaborator Network and GLaMOR Collaborating Teams*. Global mortality associated with seasonal influenza epidemics: New burden estimates and predictors from the GLaMOR Project. J Glob Health. 2019 Dec;9(2):020421. doi: 10.7189/jogh.09.020421. PMID: 31673337; PMCID: PMC6815659.
6、Taiwan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 Influenza – Epidemiology
7、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 Influenza (Flu) – Healthy Habits to Help Prevent Flu
8、Nahas R, Balla A.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fo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the common cold. Can Fam Physician. 2011 Jan;57(1):31-6. PMID: 21322286; PMCID: PMC3024156.
9、Martineau AR, Jolliffe DA, Hooper RL, Greenberg L, Aloia JF, Bergman P, Dubnov-Raz G, Esposito S, Ganmaa D, Ginde AA, Goodall EC, Grant CC, Griffiths CJ, Janssens W, Laaksi I, Manaseki-Holland S, Mauger D, Murdoch DR, Neale R, Rees JR, Simpson S Jr, Stelmach I, Kumar GT, Urashima M, Camargo CA Jr. Vitamin D supplementation to prevent acute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individual participant data. BMJ. 2017 Feb 15;356:i6583.
10、Hawkins J, Baker C, Cherry L, Dunne E. Black elderberry (Sambucus nigra) supplementation effectively treats upper respiratory symptoms: 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s. Complement Ther Med. 2019 Feb;42:361-365. doi: 10.1016/j.ctim.2018.12.004. Epub 2018 Dec 18. PMID: 30670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