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濕疹是什麼?
冬季癢疹,又名為乾燥性皮膚炎、缺脂性皮膚炎,好發於下肢。主要發生的原因是皮膚因年齡老化導致皮膚屏障損傷,使得皮膚角質層水分流失。若因為外在環境的刺激,例如環境濕度低、寒冷乾燥的氣候因素、或是曝露刺激性物質,便會導致皮膚發炎、乾癢難耐的症狀。

乾燥性皮膚炎有什麼症狀?
冬季濕疹通常好發於皮膚乾燥的中老年人,可能發生於身體上任一部位,其中又以腿部最為常見。典型的部位是發生在下肢,尤其是小腿前側、大腿內側以及腳踝周圍,較少出現於臉部或頭皮。常見的冬濕疹皮膚症狀有(2):
- 乾燥
- 泛紅
- 呈魚鱗狀
- 癢
- 出現小裂口
- 流血
在晚上或是更換衣服時特別容易發生。冬季濕疹的持續時間可長達數天、數週,亦或是整個冬季,並可能會不斷復發或是自動痊癒。
哪些人容易患有乾燥性皮膚炎?
根據流行病學的資料,每個年齡層均有可能發生乾燥性濕疹,但相對好發於皮膚老化的年長者族群。其他可能造成乾燥性皮膚炎的原因還包括:
- 使用強力去汙效果的清潔產品、如皂鹼類
- 先天性或後天性魚鱗癬患者
- 全身性疾病:例如甲狀腺低下、糖尿病患者、淋巴癌患者
- 營養不良族群、缺鋅
- 藥物引起:例如服用A酸、利尿劑、癌症標靶藥物的患者

有哪些情況可以避免冬季濕疹發生
可以透過以下幾種方式可以避免冬季癢的發生(2):
- 避免過度清潔:皮膚的角質層可預防水分散失,達到皮膚保溼的作用,因此避免使用去汙效果太強的清潔產品、例如皂鹼類。
- 避免使用過熱的熱水洗澡:熱水會加速皮膚水分散失,並軟化角質,使皮膚容易乾燥。
- 避免接觸容易引發過敏的材質,如:羊毛。建議穿著純棉、輕量的材質,如:蠶絲、棉等。
冬季濕疹的治療方法
以下提供幾種治療冬季濕疹的方法:
首要之務就是頻繁的使用保濕產品,建議選用較油劑型的乳霜、油,能夠延長皮膚鎖水的時間。
若是出現乾癢或是局部癢疹、流湯或是丘疹反應,建議尋求皮膚科醫師的治療(3)(4):
皮膚科醫師會依患者嚴重程度,開立外用藥膏的治療,以緩解皮膚發炎的情形,若皮膚出現嚴重發炎反應,醫師會開立處方藥物,如抗組織胺或是暫時性的類固醇,以緩解肌膚不適以及急性發炎症狀。
建議洗澡後迅速使用保濕產品,可以立即鎖水保濕,加強肌膚的角質屏障(2)。
補充營養素:部分的小型研究發現,補充含有維他命C、鋅、魚油、膠原蛋白以及玻尿酸成分的補充品,可能有助於改善皮膚粗糙等問題(5)(7)(8)(9)(10)
隨著年齡增加,肌膚的含水性下降,容易在乾冷的氣候下引發乾燥性濕疹。持續乾癢會大幅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嚴重時甚至演變成傷口感染、憂鬱等症狀。因此,除了藉由洗澡方式、穿著衣服等生活習慣的改善外,若皮膚發炎或乾癢仍無好轉現象,請至醫療院所諮詢專業醫療人員的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