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術後飲食怎麼吃?5種術後營養品推薦與術後保養、注意事項

術後飲食對手術恢復的重要性,往往容易被人忽略。剛手術完,身體正經歷著各種不適,無論是手術造成的傷口疼痛,還是麻醉與藥物帶來的副作用,都可能導致食慾下降、體力不濟。這時候的的身體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代謝壓力,需要更多優質營養來支持傷口癒合和體力恢復,因此術後飲食的營養補充就特別重要!但術後飲食該怎麼吃?該如何搭配適合的營養保健品?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不同手術後的飲食和精選營養品推薦,踏上更順利的康復之路。

 

術後飲食對身體復原的重要性

很多人可能會想:「手術都已經成功了,術後吃什麼還那麼重要嗎?」事實上,術後的營養攝取,正是影響恢復速度的關鍵因素!

正確術後飲食的好處一:加速傷口癒合,降低感染風險

手術後的傷口就像一棟正在施工的房子,需要足夠的建材才能順利完工。而蛋白質就是最重要的「建材」之一,能幫助形成新的肌肉、皮膚和血管。研究顯示,攝取足夠的蛋白質,加上維生素C和鋅等營養素,可以讓傷口癒合速度提升25-30%!

正確術後飲食的好處二:提升免疫力,築起保護屏障

手術對身體來說就像打了一場大仗,免疫系統可能會暫時變得虛弱。這時候,適當的營養補充就像及時的支援部隊,能幫助身體重建防護網,大幅降低術後感染的風險。

正確術後飲食的好處三:加快整體恢復,早日重返生活

良好的營養規劃不只能預防併發症,更能加速整體康復進程。研究證實,妥善的營養照護平均可以縮短2-3天住院時間,還能減少疲勞感,有助於更快重返正常生活。此外,均衡的營養攝取還能改善術後的情緒狀態,讓整個康復過程更加順利。

 

術後飲食要注意什麼?四件事情要留意

術後飲食注意事項一:循序漸進

無論是哪種手術,剛開始的飲食安排都要循序漸進。一開始從清流質(如清湯、果汁)起步,接著過渡到半流質(如稀飯、蛋花湯),等腸胃適應後再嘗試軟質食物(如蒸蛋、爛煮蔬菜),最後才恢復正常飲食。

術後飲食注意事項二:熱量充足

每日都要有充足的熱量,而熱量需求依體重計算,一般以每公斤30-35大卡為基準,手術後若無其他併發症,總熱量應增加10 %;若是多發性骨折或重大創傷,則需增加10-25%的熱量攝取。

每日建議攝取熱量
每天活動量 體重過輕者 體重正常者 體重過重/肥胖者
輕度工作 35大卡X目前體重(kg) 30大卡X目前體重(kg) 20~25大卡X目前體重(kg)
中度工作 40大卡X目前體重(kg) 35大卡X目前體重(kg) 30大卡X目前體重(kg)
重度工作 45大卡X目前體重(kg) 40大卡X目前體重(kg) 35大卡X目前體重(kg)

術後飲食注意事項三:充足蛋白質

蛋白質是建造新的組織,具有修補功能的營養素,補充足夠蛋白質有助於修復傷口。手術後,每日攝取的蛋白質應佔總熱量的15~20%,以補足術後所致的感染或創傷引起的蛋白質耗損,達到修補受傷組織及傷口的作用。

術後飲食注意事項四:補充微量營養素

在熱量攝取足夠的前提下,補充不同的微量營養素能夠輔助修復身體組織,並促進傷口癒合。常見建議補充的營養素包含: 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K、鋅等。

營養素 作用 常見食物來源
維生素A 促進纖維母細胞產生,幫助傷口癒合 魚肝油、肝臟、深綠色及黃色蔬菜和水果
維生素C 協助膠原蛋白合成,幫助傷口恢復 番石榴、橘子、柳丁、檸檬等
維生素K 避免因維生素K不足所導致的凝血時間延長 綠色蔬菜
提升免疫力,加速傷口修復 牡蠣、牛肉、蛋黃等

術後飲食怎麼吃?三種術後飲食大不同

一般手術(如腹部手術、骨科手術)

術後首重補充蛋白質,建議每天攝取體重的1.2-2倍克數,像是瘦肉、魚類、豆製品都是優質來源。同時要補充維生素C和鋅,幫助傷口癒合。為了預防便秘,可以適量攝取高纖維食物,但要注意循序漸進,避免腸胃不適。

醫美手術(如微整形、抽脂)

重點在於控制水腫和發炎反應。術後24小時內可能需要禁食或僅能喝水,之後要特別注意避開高鹽分食物。建議多吃富含抗氧化物質的莓果類和深色蔬菜,有助減緩發炎;也要避免高溫食物、酒精和咖啡因,以免加重腫脹。若是臉部醫美,記得詢問醫生可否使用吸管,以免影響臉部肌肉活動。

車禍手術

由於常涉及骨骼和軟組織的修復,需要特別注意高蛋白、高鈣的飲食。多攝取深海魚、亞麻籽等含omega-3的食物,可以幫助減緩疼痛和發炎。如果同時在服用止痛藥,更要注意藥物和食物的交互作用,建議諮詢醫師建議。

 

術後飲食怎麼吃?術後營養品/保健食品推薦

維生素C:強化修復力的關鍵

這位抗氧化明星不只能增強免疫力,更是膠原蛋白合成的重要推手。維生素C能加速傷口癒合、減少發炎反應,對各類手術後的患者都很重要。尤其醫美術後的朋友更要注意,維生素C還能預防術後色素沉澱!建議每日補充500-1000毫克,最好選擇緩釋型產品,更能長時間提供身體所需,避免水溶性的維他命C隨著尿液,還沒吸收完就排出體外了。

膠原蛋白:肌膚修復的好幫手

想要傷口癒合更快、疤痕更淡?絕對要補膠原蛋白!根據研究,膠原蛋白不僅能加速傷口癒合,還能改善皮膚彈性和保濕程度,有助於抗老化,尤其適合醫美術後的修復。該研究使用的劑量為每日攝取2.5-10克,持續8-24週,大家可以以此劑量參考試試。

UC2(非變性二型膠原蛋白):關節修復專家

研究證實,每天只要40毫克UC2,就能有效改善關節靈活度與伸展度。這項營養素特別適合關節手術或車禍後骨科手術的患者。臨床研究證實,持續使用能幫助改善關節活動能力,讓復健事半功倍。

維生素D:骨骼修復的好夥伴

維生素D可以協助體內鈣質吸收、維持骨骼恆定、調節骨骼肌功能等。對車禍骨折或骨科手術患者來說,維生素D是不可或缺的營養素。研究發現,體內維生素D濃度不足的患者,不只肌肉修復時間較長,就連膝蓋手術的恢復期也會拉長。建議每日攝取400-800IU,可搭配鈣質使用,效果會更好。

精胺酸:傷口癒合加速器

精胺酸是胺基酸的一種,在體內轉換成一氧化氮,有助於早期發炎階段的傷口膠原蛋白合成,對大型手術後的患者和年長者特別有幫助。研究顯示,每日補充1.5-6克,持續3-12週,能有效加速傷口癒合,特別是對於壓力損傷下的中老年患者更是如此。

 

一般手術術後注意事項與術後保養

  • 術後可能因麻醉副作用而出現噁心嘔吐,嘔吐時要將頭側一邊,避免吸入性肺炎
  • 情況允許下,術後盡早下床運動有助於促進腸蠕動
  • 多補充蛋白質及維生素C,幫助身體修復
  • 手術期間使用的止痛藥可能有便祕副作用,若出現相關情況,可多攝取膳食纖維
  • 術後進食,應從液體開始,慢慢進展到半固體及固體食物,術後應少量進食搭配多咀嚼,有助於消化並避免吃入更多空氣,減少腹脹不適

 

醫美手術術後注意事項與術後保養

  • 術後應確實防曬,避免色素沉澱
  • 應避免泡溫泉、游泳、劇烈運動、大量流汗等活動
  • 避免菸、酒及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減少身體發炎情形
  • 補充膠原蛋白有助於傷口修復,也能維持皮膚結構與彈性

 

車禍術後注意事項與術後保養

  • 術後需搭配復健運動,維持肌力與耐力
  • 恢復期間要小心避免跌倒、碰撞、提重物等情形,以免造成二次傷害
  • 恢復期可搭配熱敷與按摩,能減緩疼痛、促進血液循環
  • 除了攝取足量蛋白質外,應補充適量鈣質、維生素D、UC2等,幫助骨骼及關節的恢復
  • 保持術後的傷口清潔與乾燥,避免碰水,若出現大量滲液時,應及時換藥
  • 若傷口出現紅腫、流出分泌物,或有發燒情形,代表可能出現感染,應立即回診

 

術後常見問題

手術後傷口多久可以碰水?

手術後的縫痕傷口一般約2至3天會開始癒合,但縫線處的皮膚可能出現挫傷,建議拆線後或傷口完全癒合後再碰水,開始用水清潔後,每次沖洗後都應擦乾,避免感染。

手術後多久可以消腫?

消腫時間因個人體質及不同手術所導致的腫脹時間都會有所差異,一般來說1至2個月大多都能完全消腫。通常建議術後三天內可以搭配冰敷,三天後搭配溫熱敷幫忙消腫,但因每個人狀況不同,如果有疑問還是詢問專業醫療人員。

手術後腹脹怎麼辦?

術後如果行動能力無礙,建議可以早期下床活動,有助於腸胃蠕動及排泄功能。

手術後傷口多久換藥一次?

傷口拆線或出院後,傷口換藥頻率依照滲液量多寡,每日至少換藥一次以上。若出現敷料脫落、不小心弄濕傷口等情形,也都應立即換藥,避免感染。

傷口滲液量 換藥頻率(每天)
滲液不會穿透敷料或衣物 換藥1次
滲液可能會穿透敷料,但不會過多 換藥2-3次
滲液可能會穿透敷料或衣物 換藥3次以上

健康專科 Health Specialty 提供醫生、護理師、營養師等專家對於健康傳遞正確的資訊,對於疾病的症狀、治療、預防、保養一手掌握,若您也喜歡這樣的資訊,歡迎傳遞給更多人知道。

Copyright © 2025 健康專科 Health Specialty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