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點頭眨眼就是妥瑞氏症嗎?專家說明妥瑞氏症的原因、治療與飲食方式

什麼是妥瑞氏症

妥瑞氏症(Tourette syndrome)屬於兒童罕見的神經運動行為異常,會使人不自主出現短暫、反覆重複的聲音或動作,且難以控制,這些症狀稱為抽動(Tics),常見的有眨眼、清喉嚨等(1)

妥瑞氏症的全球盛行率約為0.5%,且男性多於女性,比例約4:1。妥瑞氏症的發生年齡通常介於2~15歲,平均發病年齡約為6歲,症狀通常在10至12歲時最為嚴重,大約半數兒童的抽動症狀持續到成年後,便會逐漸改善或消失(1)(2)

 

妥瑞氏症原因

研究認為,妥瑞氏症的發生是社會、環境與遺傳因素在複雜相互作用下所導致。目前致病機轉尚未有定論,但發現一些患者的紋狀體內,有較高密度的多巴胺及血清素類神經元,因此推測可能與腦部基底神經核功能異常有關。

另外,也有神經學影像研究發現,妥瑞氏症患者腦中的「皮質-紋狀體-視丘-皮質迴路」出現紊亂,使得大腦運動系統及邊緣系統受到影響,可能是導致抽動症狀發生的原因(2)(3)

 

妥瑞氏症的症狀

抽動是妥瑞氏症的典型症狀,會出現突然、短暫、間歇性的動作或言語。依據症狀簡單及複雜程度,可大致分為以下四類(2)(3):

  • 簡單動作型:一些簡單而無目的的行為,像是眨眼、做鬼臉、聳肩、點頭、搖頭等。
  • 複雜動作型:涉及較多肌肉群所表現出的一些半目的行為,包含奇怪的走路姿勢、踢腿、跳躍、旋轉、碰觸、反覆寫同一個字、猥褻不雅的行為、模仿別人動作等。
  • 簡單聲語型:快速發出一些簡單的聲音或吵雜音,如: 清喉嚨、尖叫聲、咳嗽聲、擤鼻涕、吞嚥、動物叫聲、吸氣或喘氣等聲音。
  • 複雜聲語型:說出一些言辭或是複雜的句子,包含重複他人話語、模仿別人說話或說出一些不雅、猥褻字句(穢語症)等。

誘發或加重抽動症狀的因素,包含社會壓力、心理壓力、焦慮、憤怒、興奮、疲勞、生病等。

妥瑞氏症孩童常出現許多共病症,包含: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強迫症、焦慮、憂鬱症、行為問題(憤怒或攻擊)、學習問題、睡眠問題等,若出現相關症狀應進一步尋求醫師協助(1)(2)

 

妥瑞氏症診斷標準

依據精神醫學會診斷統計手冊第五版(DSM-V)的診斷標準(4):

  • 出現多種動作型抽動及言語型抽動,抽動症狀不須同時發生。
  • 抽動症狀持續至少一年,發生頻率可能為:幾乎每天發生,且一天發生很多次;或是發生頻率起起伏伏。
  • 18歲前出現抽動症狀。
  • 抽動症狀並非因為藥物或其他疾病(如:癲癇、舞蹈症、感染後腦炎)所導致。

 

妥瑞氏症治療方式、會好嗎

妥瑞氏症患者臨床症狀嚴重程度不一,症狀輕微者不必特別接受藥物或行為治療,且預後大致良好。有研究指出,約三分之一妥瑞氏症孩童的抽動症狀在成年後可以完全緩解、三分之一逐漸改善、剩餘三分之一則可能持續到成人(2)(3)

妥瑞氏症治療方式如下(3)(5)(6):

  • 認知行為治療

    習慣反轉治療(habit reversal therapy, HRT)

    抽動症狀在發作前,大部分會有前兆感覺,如: 因眼睛灼熱感而眨眼睛、喉嚨乾癢而發出咳嗽或清喉嚨的聲音等。當妥瑞氏症孩童感受到這些不舒服時,就會做出一個抽動讓不適感消失或緩解,因而增強了抽動行為的發生。

    藉由醫師與治療師的引導,讓孩童能察覺到自己的前兆感覺,並做出與抽動相反或較不會引起注意的動作,進而緩解不適感以減少抽動的產生。

    習慣反轉治療需要長期的練習,同時也需要父母及老師的支持鼓勵,讓孩童能有正向感受,並提升練習的動機與時間。

    確認並治療誘發因子

    藉由心理諮商,看是否能找出誘發或加重抽動症狀的因素,並加以緩解或預防暴露。

  • 藥物治療

    1.抗精神病藥物

    作用: 藉由阻斷多巴胺受體以減少抽動發生。
    可能副作用: 錐體外症後群、遲發性運動障礙等。
    常見藥物: risperidone(理思必妥、維思通)、aripiprazole(安立復)等。

    2.正腎上腺素致效劑

    作用: 可調節大腦負責情緒及注意力的區域,可用於合併治療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與抽動症狀的患者。
    可能副作用: 鎮靜、口乾、噁心等。
    常見藥物: clonidine(降保適、可樂定)、atomoxetine(思銳、安保思定)等。

 

妥瑞氏症的飲食禁忌指南

根據一些研究回顧,建議妥瑞氏症患者應避免攝取以下飲食(7):

  • 咖啡因

    咖啡因會使中樞神經興奮,促進多巴胺作用,可能導致抽動症狀加重。亦有案例發現咖啡因為抽動的誘發因子。
     
    常見含咖啡因食品包含茶類、可樂、巧克力等。

  • 精製糖

    糖屬於加工製品,過度攝取含糖製品會使血糖快速上升,增加情緒波動風險。研究亦發現,攝取精緻糖會使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患者出現更多行為障礙,也會使妥瑞氏症患者的抽動惡化。
     
    常見食品包含糖果、餅乾、甜點、加工食品、含糖飲料等。

  • 麩質

    曾有麩質不耐的案例,發現攝取麩質會加重妥瑞氏症抽動發作,並因對麩質的異常免疫反應導致乳糜瀉。
     
    若發現為麩質不耐體質,應避免攝取麩質類食品,如:小麥、大麥、黑麥、麵粉類製品等。因麩質食物種類繁多,進行飲食調整前建議先諮詢專業醫療人員。

 

妥瑞氏症飲食營養

在網路上,家有妥瑞兒的家長們,討論較多的有魚油、B6、鋅、鎂、維他命D等,而在國際研究上,這些是否有效以及建議劑量,整理如下:

  • 魚油

    魚油中富含的omega-3脂肪酸為人體無法自行合成的必需脂肪酸,脂肪酸和磷脂質對於維持正常神經的結構與功能都是不可或缺的。
     
    一篇小型雙盲臨床試驗,分別給予妥瑞氏症患者omega-3脂肪酸與安慰劑(橄欖油),研究中omega-3脂肪酸的起始劑量為每日500mg (EPA:DHA比例為2:1),研究期間中評估症狀改善情形,若改善明顯則維持劑量,改善不明顯則逐步增加劑量,最高至每日6000mg。結果發現,相較於安慰劑組別,受試組在緩解抽動上並無顯著差異,但對於減少抽動相關損傷則有顯著性好處。該研究平均omega-3脂肪酸攝取劑量為每日4074 mg(8)

  • 缺乏鎂可能導致癲癇、焦慮、肌肉痙攣、偏頭痛、憂鬱和慢性疲勞等,研究發現妥瑞氏症兒童由於神經肌肉過度興奮,可能出現鎂缺乏情形。鎂缺乏也與體內多巴胺釋放增加、防禦行為增強和血清素受體調節增強相關,可能導致抽動症狀惡化(7)
     
    有研究顯示,給予妥瑞氏症孩童每日補充0.5 mEq/kg的鎂加上2 mg/Kg的維生素B6,可以作為妥瑞氏症輔助治療,改善疾病控制並減少其他治療的副作用(9)。

  • 維生素B6

    維生素B6是一種水溶性維生素,涉及體內多種生化反應,具有抗痙攣、神經保護、協助解毒等作用,常見於肝臟、瘦肉、甘藍菜、堅果類等食物中。
     
    一篇納入34位妥瑞氏症合併焦慮症受試者的小型研究中,給予受試組每日補充200mg的茶胺酸(L-Theanine)+2.8mg的維生素B6,對照組僅接受心理教育。兩個月的研究結果發現,兩組對於抽動症狀及焦慮的嚴重程度均有改善,但有補充茶胺酸及維生素B6的組別與對照組相比,更能顯著減少抽動和併發症(10)。

  • 鐵是血紅素的重要組成元素,可以幫助紅血球輸送全身氧氣,缺鐵除了可能導致組織缺氧、貧血外,也會損害情緒和認知。在某些精神疾病的研究中發現,缺鐵與發育遲緩、兒童情緒變化和注意力不集中有關。妥瑞氏症患者也被發現容易有缺鐵及較低的血清鐵蛋白濃度(7)

  • 胺基酸

    食物中的蛋白質會經人體分解成胺基酸,以維持細胞結構、修復組織,對於體內營養的運送及儲存亦相當重要。一些證據指出,妥瑞氏症孩童體內部份胺基酸濃度可能偏低,如: 5-羥色胺酸(5-Hydroxytryptophan)等(7)
     
    均衡的營養攝取,及一些胺基酸的補充對於妥瑞氏症孩童可能會有幫助,如: 茶胺酸(改善情緒、認知、減輕壓力和焦慮等症狀)、乙醯半胱胺酸(抗氧化作用)等(7)(10)

  • 維生素D

    維生素D可以作用於神經系統,透過調節基因表現來促進大腦發育成熟。有研究發現,抽動症孩童體內的維生素D濃度比健康孩童低,且濃度越低與抽動症狀嚴重程度具有相關性(11)(12)
     
    一篇研究發現,給予體內維生素D不足的慢性抽動症孩童,每日補充300 IU/kg的維生素D3(最多不超過5000 IU)持續三個月後,可以顯著改善抽動症狀及症狀嚴重程度等(12)

  • 益生菌

    腸道益生菌的組成與大腦會有相互影響,稱之為腸腦軸,而腸道菌叢的不平衡也可能導致神經精神科疾病。針對妥瑞氏症孩童的研究發現,給予益生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PS128的補充後,雖然並未觀察到減少抽動的發生,但益生菌對於妥瑞氏症合併出現的注意力不足及過動是有好處的(13)

  • 其他營養

    一篇妥瑞氏症孩童的飲食習慣調查發現,約半數的人蛋白質攝取不足。此外,鈣、鋅、維生素B群、維生素C的攝取量也低於標準(14)
     
    若家中有妥瑞氏症孩童,家長應注意小朋友是否均衡飲食,並視情形給予相對應的營養補充。

 

妥瑞氏症看哪一科?

妥瑞氏症屬於神經發展性疾病,但因常合併一些精神疾病,建議可以看「兒童精神科」或「兒童神經科」。

 

延伸閱讀

益生菌怎麼挑?益生菌推薦:10大品牌益生菌比較評比懶人包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是什麼?醫師帶你了解ADHD症狀與治療方法

健康專科 Health Specialty 提供醫生、護理師、營養師等專家對於健康傳遞正確的資訊,對於疾病的症狀、治療、預防、保養一手掌握,若您也喜歡這樣的資訊,歡迎傳遞給更多人知道。

Copyright © 2024 健康專科 Health Specialty All Right Reserved.

探索更多來自 健康專科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